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也是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等。蒽环类或环磷酰胺联合紫杉烷类药物是乳腺癌化学治疗的常用方案,若患者年龄较大或出现复发转移时,可选用铂类化学治疗方案。紫杉醇是细胞毒素类物质,其可通过促进微管蛋白二聚体聚集而抑制细胞微管网的动态重组,最终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分裂及生长的目的。
乳腺癌作为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类型,影响全球近200万女性的健康,每年造成超过62万人的死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最近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乳腺癌新发病例数快速增长达226万,首次成为取代肺癌的全球第一大癌症,占所有新增癌症患者的11.7%1。所以乳腺癌的治疗已经引起了不少学者的注意。
紫杉醇是从红豆杉的树皮或者针叶中所提取出来的一种抗肿瘤药物,自从1992年美国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上市以来,已经广泛使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实际治疗中。紫杉醇作为临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其能够可逆性地黏附在微管上,诱导并促进微管蛋白聚合,阻断细胞在有丝分裂时形成纺锤丝、纺锤体的过程,从而抑制细胞的分裂与增殖,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将96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紫杉醇联合环磷酰胺与表柔比星治疗)和对照组(环磷酰胺与表柔比星治疗),每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与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小叶癌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EORTC QLQ-C30、K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30、KP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EORTC QLQ-C30、KP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头晕、脱发、白细胞下降﹑药疹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得出结论:紫杉醇联合环磷酰胺与表柔比星治疗乳腺癌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与体力状况,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注:以上资讯来源于网络,由医伴旅整理编辑(如有错漏,请帮忙指正),只为提供全球最新上市药品的资讯,帮助中国患者了解国际新药动态,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不作任何用药依据,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
热文推荐:西妥昔单抗属于什么药,几天起效?
注: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不作为用药依据,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