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喹莫特乳膏(imiquimod)是一种非核苷类异环胺类化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调节剂,咪喹莫特乳膏在皮肤科和性病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药品称呼
通用名称:咪喹莫特乳膏、imiquimod
商品名称:ベセルナクリーム5%
适用靶点
无
适应症和适用人群
适用于确诊为外生殖器或肛门周围尖锐湿疣、面部或秃头部日光角化症的患者。但慢性移植片抗宿主病(慢性GVHD)或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使用时需谨慎,免疫抑制患者可能难以获得预期疗效,其有效性尚未确立。
规格与性状
规格:250mg*12包/盒;
性状:咪喹莫特乳剂为乳剂型基质的白色或类白色乳膏,质地柔软,易于涂抹。
用法用量
尖锐湿疣(限于外生殖器或肛门周围)
用药方式:在疣赘部位涂抹适量咪喹莫特乳膏,每日1次,每周3次(例如周一、周三、周五或周二、周四、周六),于就寝前涂用。
日光角化症(限于面部或秃头部)
用药方式:在治疗部位涂抹适量咪喹莫特乳膏,每日1次,每周3次,于就寝前涂用。
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咪喹莫特乳膏,推荐文章:咪喹莫特乳膏(imiquimod)的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8%)是应用部位反应或局部皮肤反应:瘙痒、灼热、红斑、剥落/脱屑/干燥、结痂/结痂、水肿、硬结、脱落、糜烂、溃疡。
其他报告的反应(≥1%)包括疲劳、发烧和头痛。
不同患者使用咪喹莫特乳膏后的反应有所不同,建议您阅读咪喹莫特乳膏完整副作用信息。推荐文章:咪喹莫特乳膏(imiquimod)的副作用。
禁忌
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注意药物使用量,避免引发严重皮肤反应
涂药部位及周围可能出现重度红斑、糜烂、溃疡、表皮剥脱等,需避免过量涂药,且不可用创可贴等密封涂药部位。
警惕局部重度炎症反应及其伴随症状
局部重度炎症反应可能伴随或先于恶寒、发热、肌肉痛等流感样症状出现,出现此类症状需考虑停药。
炎症未完全恢复前慎用药物
其他药物治疗或外科治疗后仍有炎症表现时,需待炎症完全恢复后再使用咪喹莫特乳膏,以免加重炎症。
患者用药指导与注意事项
需提前指导患者严格遵守用法用量,避免出现严重皮肤反应;治疗中若出现红斑、糜烂等症状,重度时需洗净药物并咨询医师;出现流感样症状需咨询医师;涂药部位可能出现色素沉着或脱失,且可能持续存在;涂药后需洗净手指及非治疗部位附着的药物,避免光暴露引发光过敏反应。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动物实验(大鼠)中,经口给予咪喹莫特20mg/kg/day时,观察到因母兽摄食量减少及体重增加受抑制引发的胎仔体重减少倾向及骨化延迟,但未发现致畸作用。孕妇或可能妊娠的女性,仅在治疗获益大于潜在风险时方可使用。
【哺乳期女性】说明书中尚未明确。
【儿童使用】尚未以儿童为对象开展确立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试验,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未确立。
药物相互作用
说明书中明确提及,咪喹莫特乳膏的基质含石油脂性成分,可能会劣化或损坏避孕套等避孕用橡胶制品,使用时需避免药物与这类产品接触。
药物过量
症状
尖锐湿疣患者若增加涂药频率(连续每日涂药),会使涂药部位皮肤障碍的发生频率及严重程度升高;延长涂药时间(22-26小时)也会加重皮肤障碍的严重程度。日光角化症患者(手腕部位,国内未获批)若增加累计暴露量(每次2-6包,每周5-7次涂药),涂药部位皮肤障碍的频率及严重程度会增加。此外,海外临床试验中,经口给予咪喹莫特200mg(相当于本药16包)后,出现发热、呕吐伴低血压症状。
处置
出现上述症状时,需及时采取对症治疗,如静脉输液补充水分等,具体处置措施需遵医嘱。
贮藏
需在25℃以下保存,且应避免冻结。
生产厂家
日本持田制药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