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舒尼替尼(sunitinib)相关药讯

GIST患者发生伊马替尼以及舒尼替尼耐药后怎么办
GIST患者发生伊马替尼以及舒尼替尼耐药后怎么办
胃肠道间质瘤(GIST)起源于胃肠道最常见的肉瘤,疾病早期可通过手术切除,但是也会有超过40%的患者发生复发或转移。在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三期试验中提到,伊马替尼耐药的患者服用舒尼替尼可显著延长患者发生肿瘤建站的中位时间,但是这个时间也就局限于1年内。1年后又会出现临床进展和舒尼替尼耐药,至今,没有对于络氨酸激酶拟制剂行GIST的治疗方案。 瑞戈非尼是一种新型口服付哦激酶拟制剂,可阻断多种泛白激酶的活性,包括参与肿瘤血管生成调节,肿瘤形成以及肿瘤微环境的激酶。在临床前研究中,瑞戈非尼显示了对GIST和其他肿瘤模型的抗肿瘤活性。 瑞戈非尼的一起研究通过未经选择的实体瘤患者明确了药物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推荐剂量,随后在独立的学术资助下设计、开展了二期多中心试验。在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治疗是失败后的转移性GIST患者中,评估了瑞戈非尼的作用,结果显示:对于络氨酸激酶拟制剂耐药的胃肠道间质瘤,瑞戈非尼具有抗肿瘤活性,具体表现为:一些患者出现了部分反应,病情持续稳定的患者很多,中位无进展存活期达到10个月。同时,高血压和手足皮肤反应等三级毒性作用的发生率为预期说平。 基于以上数据既以往临床前研究的基本原则,开展了三期试验,目的是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治疗失败的转移性或无法手术切除的GIST患者中,评估瑞戈非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而实验结果有待表明。
已帮助2人
2019-04-04 15:09
伊马替尼治疗GIST发生耐药后,舒尼替尼起到关键作用
伊马替尼治疗GIST发生耐药后,舒尼替尼起到关键作用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起源于胃肠道的最常见的肉瘤,世界范围内的年发生率约为10%,相应的,欧洲每年的新发病例至少有8000例,疾病早期可通过手术切除,但超过40%的病例会复发或发生转移。 伊马替尼是一种这不能对KIT、PDGFRA和ABL的选择性络氨酸激酶拟制剂,无论是用于治疗玩转移性GIST还是术后的辅助治疗,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然而,约15%的患者会产生对姨妈替尼的原发性耐药,超过80%的患者最终会优于KIT外显子的继发性耐药突变导致疾病进展,因此,这些问题限制了伊马替尼的使用。 对于伊马替尼耐药的GIST,舒尼替尼是首个明确显示具有临床获益的药物,舒尼替尼较一线治疗伊马替尼可更强的拟制野生型KIT激酶;同时,还能拟制其他多种与络氨酸激酶受体相关的信号途径,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ms样络氨酸激酶-2和原癌基因RET编码的受体。 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三期临床试验在伊马替尼耐药患者中评估了舒尼替尼的作用。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舒尼替尼可显著延长患者发生肿瘤建站的中位时间。然而通常在1年内,又会出现临床进展和舒尼替尼耐药,至今,对于络氨酸激酶拟制剂耐药性GIST,尚无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
已帮助2人
2019-04-04 14:56
舒尼替尼治疗中国晚期肾癌患者的不良反应与西方国家的对比
舒尼替尼治疗中国晚期肾癌患者的不良反应与西方国家的对比
肾癌病理类型以透明细胞为主,占据肾癌的80%-85%。对肾透明细胞癌V-HL综合症的研究,带动了肾癌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 在中国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肾癌的四期临床研究中未出现与三期研究中不同的不良反应,大部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三期研究中的手足综合症、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血小板降低。国内四期临床研究第二次中期分析时,8^%的患者由于不良事件退出研究,29.5%的患者因不良事件减少用量,低于国外三期研究的19%和32%。 国内单中心病例总结结果表明:舒尼替尼的不良反应在高血压、手足综合症、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血小板减少等方面的发生率高于西方研究结果。Tomita等报道的舒尼替尼二期研究中,因不良反应停止治疗率为25%,血脂升高发生率>50%,均高于西方研究结果,但血脂升高在国内病例总结中未曾提及。 总体来说,舒尼替尼在中国肾癌患者中的不良反应与西方研究类似,部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西方研究明显增高。临床观察以血液学不良反应为主,血小板较少是中断治疗和减少用量的主要原因。舒尼替尼的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因此有心脑血管高位风险的患者在使用此药时应严密检测血压,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情况全面评估后选择药物治疗。
已帮助3人
2019-04-04 14:42
舒尼替尼治疗国内晚期肾癌患者的疗效和西方研究结果的对比
舒尼替尼治疗国内晚期肾癌患者的疗效和西方研究结果的对比
肾癌病理类型以透明细胞为主,占肾癌的80%-85%,对身透明细胞V-HL综合症的研究,带动了肾癌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 在2011年中国泌尿外科学会年会上,舒尼替尼(索坦,sunitinib,Sutent,Sunitix)治疗中国晚期肾癌四期临床研究第二次中期分析结果公布。该研究室目前国内最大的眼药治疗晚期肾癌的前瞻性、开放性、单臂、多中心研究,证据级别较高。 在入组的105例患者中,治疗持续时间平均为244.7天,近9个用药周期。部分缓解31%,可观缓解31.1%,临床控制率为76.9%,中位无肿瘤生存期13.5个月,比西方舒尼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肾癌三期研究的11个月更长,小于50%的患者死亡,未达到中位总生存期的预期效果。据专家报道,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肾癌患者37例,其中一线治疗30例,用于细胞因子或索拉非尼治疗后进展的二线治疗7例。部分缓解26.5%,稳定率70.5%,疾病进展3%,临床控制率为97%,中位随访时间达到12个月时仍有62.5%的患者无疾病进展,中位无病生存期未获得。 另外,在治疗肾透明细胞癌45例,临床控制率为80%,中位无肿瘤生存期为11个月。对于转移性非透明细胞癌患者,舒尼替尼治疗肾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就、集合管癌有效,对淋巴结转移及非转移的患者疗效较好。
已帮助2人
2019-04-04 14:32
GIST患者服用舒尼替尼是连续服用好还是间断用药有益
GIST患者服用舒尼替尼是连续服用好还是间断用药有益
舒尼替尼(索坦,sunitinib,Sutent,Sunitix)是小分子的吲哚酮化合物,更是目前已知的作用靶点最多的靶向抗肿瘤药物之一,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2006年1月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和不能耐受或伊马替尼治疗失败的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 对于伊马替尼治疗发生进展或不耐受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与安慰机组比较,二线应用舒尼替尼的TTP、PFS和OS均显著延长,耐受性可控,因此,已经得到了美国FDA、欧美EMEA以及国内的SFDA批准。 如今,美国的NCCN和欧洲的SMO指南都推荐在伊马替尼400mg/d治疗失败后,亦可选择伊马替尼加量,可以增至600mg/d或800mg/d,但是增加伊马替尼服用剂量,特别是800mg/d时,毒性明显增大,患者往往不能接受。目前,还没有舒尼替尼与加量伊马替尼直接对比的研究数据,但是有间接的研究分层分析资料显示,换用舒尼替尼可能优于增加伊马替尼剂量,总体上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二线治疗的选择,既要参考原发性和继发性基因突变情况,同时要基于患者的个体特点。 至于舒尼替尼究竟是间断用药还是连续用药更好, 目前还没有三期临床研究的证实,但是在临床上的确有部分胃肠道患者采用间断用药的方案,并且用药的4周疗效显著,而停药2周后发生病情反复,出现肿瘤增大或症状加重的现象,如果采用连续用药的方案可能会避免这种现象。
已帮助3人
2019-04-04 14:13
基因突变与舒尼替尼疗效有没有关系
基因突变与舒尼替尼疗效有没有关系
舒尼替尼(索坦,sunitinib,Sutent,Sunitix)是小分子的吲哚酮化合物,更是目前已知的作用靶点最多的靶向抗肿瘤药物之一,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2006年1月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和不能耐受或伊马替尼治疗失败的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 作为二线治疗,舒尼替尼对外显子9突变和野生型的肿瘤疗效优于外显子11突变肿瘤。在一项舒尼替尼的一期和二期研究中,舒尼替尼对所有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突变类型都有疗效,临床获益率在不同的突变类型,分别为:KIT外显子11为34%;KIT外显子9为58%。PDGFR-α.KIT野生型为56^%。部分缓解率在KIT外显子9突变患者显著高于KIT外显子11突变患者。外显子11突变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1个月。显著低于外显子9突变的19.4个月。 同样,外显子11突变患者的mOS为12.3个月,显著低于外显子9突变的26.9个月和野生型的30.5个月。此结果还需要大量样本的三期临床研究进行验证。 上述结果都显示了络氨酸激酶拟制剂与胃肠道间质瘤基因突变类型是紧密相关的。提示对于胃肠道间质瘤应该进行个体化的靶向治疗。因此,已有学者提出,对于KIT外显子9突变或野生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已知伊马替尼的治疗效果不佳,是否可以直接在一线使用舒尼替尼治疗,有可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当然,这一观点是需要一系列的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已帮助2人
2019-04-04 14:00
舒尼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用药方案
舒尼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用药方案
舒尼替尼(索坦,sunitinib,Sutent,Sunitix)是小分子的吲哚酮化合物,更是目前已知的作用靶点最多的靶向抗肿瘤药物之一,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2006年1月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和不能耐受或伊马替尼治疗失败的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 一项二期临床评价了舒尼替尼每日连续给药方案治疗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另外研究比较了舒尼替尼上午用药与下午用药的耐受性。主要终点为临床获益率,通过RECIST标准进行评价;此药终点包括:ORR/PFS/OS以及安全性。 舒尼替尼的中位疗程为11个周期。AM组或PM租接受舒尼替尼治疗的60例患者中。26例患者完成了研究。AM与PM用药组中的缓解情况相似。用药剂量和方案可能影响药物在患者体内的暴露情况,从而影响疗效。有部分患者在停药2周内出现肿瘤增长或是症状加重。连续用药的方案可能会避免这种情况。 目前对于舒尼替尼的最佳用药剂量和方式,还没有堆积对照实验的可靠依据。2010年第2版NCCN指南推荐可以采用经典的50mg/d以及4/2档案,也可以选用37.5mg/d连续服用。同时NCCN指南建议,如果舒尼替尼与CYP3A4拟制剂合用,那么舒尼替尼可以降低剂量,但下限为37.5mg。如果舒尼替尼必须与CYP3A4诱导剂合用,那么舒尼替尼可以提高剂量,但上限为87.5mg。
已帮助2人
2019-04-04 13:49
舒尼替尼在治疗肿瘤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舒尼替尼在治疗肿瘤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舒尼替尼(索坦,sunitinib,Sutent,Sunitix)是小分子的吲哚酮化合物,更是目前已知的作用靶点最多的靶向抗肿瘤药物之一,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2006年1月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和不能耐受或伊马替尼治疗失败的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 舒尼替尼一般的不良反应包括乏力、虚弱、发热和肌肉疼痛,其中乏力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三级以上占据8%-12%。皮肤毒性表现为手足综合症、皮疹、皮肤干燥。手足综合症的发生率为20%,三级以上占5%。服用舒尼替尼还可能会引起毛发脱色,这与其拟制色素细胞的kIT功能有关。消化道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以及黏膜炎等。 此外,高血压,出血,血栓栓塞时间也是舒尼替尼作为抗血管生成药物特有的不良反应。高血压发生率在20%左右。三级以上占8%。舒尼替尼另外还可以引起左心室射血分数的下降,发生率10%左右,三级以上2%。 其次,舒尼替尼治疗过程中可出现淀粉酶、脂肪酶的升高和低磷血症,但往往无临床相关的症状。甲状腺功能减低是舒尼替尼特有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4%,大部分的甲状腺功能减低为1-2级。 舒尼替尼可以看成是多靶点分子靶向药物的代表,多靶向性以及对靶点的强烈拟制作用决定了其广谱的抗肿瘤活性,为一些对常规手段抗拒的肿瘤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已帮助3人
2019-04-04 13:24
舒尼替尼在乳腺癌和胰岛细胞癌中的临床研究
舒尼替尼在乳腺癌和胰岛细胞癌中的临床研究
舒尼替尼(索坦,sunitinib,Sutent,Sunitix)是小分子的吲哚酮化合物,更是目前已知的作用靶点最多的靶向抗肿瘤药物之一,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2006年1月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和不能耐受或伊马替尼治疗失败的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 在一期和二期临床试验中,舒尼替尼还显示出对乳腺癌、结直肠癌、神经内分泌肿瘤、前列腺癌、甲状腺癌以及胃肠道间质瘤意外的软组织肉瘤的抗肿瘤活性。 一项二期临床试验评估了舒尼替尼治疗107例无法手术切除的类癌或胰岛细胞瘤的疗效。结果显示:66名胰岛细胞瘤患者中有17%完全缓解,56%的患者疾病稳定期≥6个月;41例类癌患者中1例激战,56%稳定期≥6个月。Cohen等报告,舒尼替尼治疗难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和Hurthle细胞癌的有效率为13%。 舒尼替尼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也是比较令人鼓舞,二期临床试验中,舒尼替尼单药治疗蒽环或紫杉类药物治疗中或治疗后12个月内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有效率11%,临床收益率19%;而舒尼替尼联合紫杉醇一线治疗HER2阴性的乳腺癌患者,有效率达到了惊人的72.2% 舒尼替尼可以看成是多靶点分子靶向药物的代表,多靶向性以及对靶点的强烈拟制作用决定了其广谱的抗肿瘤活性,为一些对常规手段抗拒的肿瘤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已帮助2人
2019-04-04 10:59
43 / 50
共983个
官方微信
官网微博

扫码关注

了解最新国际医疗资讯!

医伴旅企业微信
医伴旅寻找优质医疗资源伴您走上康复之旅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 400-001-2811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5)第 00185 号

医伴旅(北京)国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导航 | 文章地图 | 问答地图 | 药品地图

咨询电话 微信客服 加好友 在线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