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分类
首页     药品目录        

电子游戏到底是不是精神鸦片,为什么那么容易让人上瘾?

郭药师
已帮助: 731人
2025-01-20 22:19:45
在线
查找十次,不如咨询一次!
真人客服
即问即答
一分钟内回复
免费咨询

8月3日,新华社主管主办的《经济参考报》发表了一篇“网络游戏是长成数千亿的精神鸦片”的文章,在网络上引发大量讨论,文章将电子游戏比作新型“毒品”。

处于互联网时代,电子产品、网络游戏早已成为许多人的生活习惯,网络游戏已经完全脱离了交流、娱乐的本意,逐渐形成了一种负担,一种精神压力。

当前,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现象更为普遍,根据统计,2020年我国有超过一半的儿童/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影响学业、导致近视,人格异化的现象呈上升趋势。所以将电子游戏比作新型“毒品”,毫不夸张!

为什么网络游戏这么容易让人上瘾?

成瘾性一般是指对某些药物/事物产生生理依赖,使机体逐渐对其产生强烈嗜好,一旦停止服药,就会出现严重的症状。这种成瘾性不光存在于人类,动物也可能会有成瘾性,例如老鼠喝酒也会上瘾。

早在2018年,WHO发布的新版《国际疾病分类》就将游戏成瘾纳入医疗体系,游戏成瘾被列为精神疾病。

对于青少年甚至成年人来说,网络游戏能够逃避当下的负面情绪,玩游戏时会大大降低痛苦的体验,甚至能够带来成功、快乐和兴奋的体验,不必担心因为失败而承担后果。游戏中内心对成功的渴望与满足会加强快乐体验与游戏的联系。即使放下手机,仍然会刺激大脑中枢多巴胺的不断上升,从而感受到愉悦,这种良好的体验和依赖很快取代了现实生活中各种欲望的满足。

当停止网络刺激,就如突然停药,会使某些上瘾感觉突然消失,他们将经历戒断症状。那就像吸毒、赌博、抽烟、炒股等等一样。

成年人尚易上瘾,更不用说智力尚未成熟的孩子。

如何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很多家长都容易忽视“以身作则”的教育方式,总以为每天给孩子讲道理,立规矩,就能让孩子反思,得到教育。事实上,孩子身上的行为大多都是父母平日里的“复制版”。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存在的问题,父母需要首先反思自己。

所谓的家庭教育,不是父母教育孩子,而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对于年幼的孩子,再生动的“言传”也比不上父母的“身教”,以身作则才是最好的示范。

参考资料: 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

[免责声明]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
相关药品
相关文章
相关信息
      医伴旅企业微信
      咨询热线:
      400-001-2811
      官方微博
      官方客服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5)第00185号 医伴旅
      咨询电话 微信客服 加好友 在线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