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帕鸣疗效怎么样呢?我们来看一下。雷帕鸣与FK506 是结构上的同系物,虽作用于相同的受体,但它们的免疫作用机制不同。FK506 抑制T淋巴细胞由G0 期到G1 期的增殖,而雷帕鸣则通过不同的细胞因子受体阻断信号传导,阻断T淋巴细胞及其他细胞由GI 期到S 期的进程,与FK506 相比,雷帕鸣可阻断T 淋巴细胞和B 淋巴细胞的钙依赖性和非钙依赖性的信号传导通路P1。目前研究表明:FK506 和环抱菌素A通过抑制钙调磷酸酶产生免疫抑制作用,雷帕鸣则通过影响独特的细胞信号传导途径来抑制机体免疫功能。
试验1在美国38个研究单位进行,719例患者参加。于移植后随机分配:284例接受雷帕鸣(Rapamune)2mg/d, 274例接受雷帕鸣(Rapamune)5mg/d,161例接受硫唑嘌呤2-3 mg/kg/d。试验2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欧洲和美国共34个研究单位进行,576例患者参加。于移植前随机分配:227例接受雷帕鸣(Rapamune)2mg/d,219例接受雷帕鸣(Rapamune)5mg/d, 130例接受安慰剂。在这两项试验中,禁用抗淋巴细胞抗体诱导治疗。在这两项试验中,主要疗效的终点是在移植后最初6个月内治疗失败的比率。治疗失败定义为急性排斥反应首次发作(经活组织检查证实),移植物丢失或死亡。
试验分析结果:与硫唑嘌呤和安慰剂比较,移植后6个月中,雷帕鸣(Rapamune)2mg/d和5mg/d剂量水平,显著降低了治疗失败的发生率。
参考资料: 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