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帕鸣Rapamune于2003年年底在我国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晚期肾,对于治疗套细胞淋巴瘤目前已进入临床4期。雷帕鸣Rapamune是一种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抑制剂,mTOR为PI3K/AKT通路的下游蛋白,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该通路异常激活,它能通过抑制mTOR的活性从而抑制其下游S6核糖体蛋白激酶(S6K1)的活性控制肿瘤细胞生长。此外,雷帕鸣Rapamune还自身具有活性,在体内也可以被转化为雷帕霉素进而抑制mTOR。那么雷帕鸣Rapamune治疗效果怎么样呢?我们来看一下。
建议雷帕鸣Rapamune与环孢素和皮质类固醇类合并使用。口服,每日一次。在移植后,应尽可能早地开始服用。对新的移植受者,应服用的负荷量,即其维持量的3倍剂量。对肾移植患者的建议负荷量为6mg,维持量为2mg/天。虽然在临床试验中,所用的15mg的负荷量和5mg/天的维持量是的,但对于肾移植患者,尚不明确2mg以上的剂量疗效上的益处。每日服用雷帕鸣 2mg的患者,其总体的性优于每日服用雷帕鸣Rapamune5mg的患者。
临床试验在美国38个研究单位进行,719例患者参加。于移植后随机分配:284例接受雷帕鸣Rapamune2mg/d, 274例接受雷帕鸣Rapamune5mg/d,161例接受硫唑嘌呤2-3 mg/kg/d。第二次实验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欧洲和美国共34个研究单位进行,576例患者参加。于移植前随机分配:227例接受雷帕鸣Rapamune2mg/d,219例接受雷帕鸣(Rapamune)5mg/d, 130例接受安慰剂。雷帕鸣Rapamune2mg/d和5mg/d剂量水平,显著降低了治疗失败的发生率。
参考资料: 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