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分类
首页     药品目录        

电子烟可能破坏细胞DNA,增加癌症风险

赵药师
已帮助: 12人
2023-11-22 16:19:31
在线
查找十次,不如咨询一次!
真人客服
即问即答
一分钟内回复
免费咨询

美国一项新研究表明,电子烟中的尼古丁可能破坏细胞DNA,增加癌症风险。

主要研究者、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环境医学教授Yang-shong Tang表示,DNA损伤及修复能力受到抑制使细胞更容易发生变异并发展成癌症。 

耶鲁癌症中心肿瘤学主任Roy Herbst博士说,如果未来的研究证实这一点,这一发现就意味着电子烟通过尼古丁作用来增加癌症风险。这是我们第一次证明尼古丁本身是致癌物质。

与含有亚硝胺和大量致癌化学物质的传统卷烟不同,电子烟的烟雾含有尼古丁和相对无害的有机溶剂。了解电子烟的致癌性是一个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因为致癌物质在人类中诱发癌症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而动物模型和细胞培养模型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合理选择。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动物研究都会在人类中产生类似的结果。 

在实验中,实验小鼠分别接触含尼古丁和溶剂的电子烟蒸汽、尼古丁及溶剂。

在香烟燃烧的过程中,相当数量的尼古丁通过亚硝化转化为动物试验中证实的致癌物质。研究人员采用的方法是检测尼古丁诱导的DNA损伤,而不是检测亚硝胺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体内的DNA损伤可以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 

研究人员表示:“我们发现,电子烟的溶剂并不会造成DNA损伤。”研究人员还将培养的人类肺和膀胱细胞暴露于尼古丁,并发现了同样的效果——尼古丁造成DNA损伤、抑制DNA的修复。下一步研究正在进行,将观察小鼠长期暴露于尼古丁和电子烟蒸汽中,看看小鼠是否真的会出现癌症或心脏病。

早些时候,美国科学院的一份报告分析了800项研究的结果,发现电子烟可能导致年轻人转而吸传统烟,但也可帮助成年人戒烟。报告的作者也承认,目前对电子烟的长期健康影响还知之甚少。

本内容为医伴旅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医伴旅:寻找优质医疗资源,伴您走上康复之旅

参考资料: 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

[免责声明]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
相关文章
相关信息
      医伴旅企业微信
      咨询热线:
      400-001-2811
      官方微博
      官方客服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5)第00185号 医伴旅
      咨询电话 微信客服 加好友 在线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