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维昔巴特(Bylvay)能够通过抑制回肠末端对胆盐的再吸收,降低血清胆汁酸水平,从而缓解因胆汁淤积引起的顽固性瘙痒。奥维昔巴特属于处方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药品称呼
通用名称:奥维昔巴特、Odevixibat
商品名称:Bylvay
适应靶点
回肠胆汁酸转运蛋白(IBAT)
适应症和适应人群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
适用于3个月及以上患者的瘙痒症状治疗。
限制:对PFIC2型中ABCB11基因变异导致胆汁盐输出泵蛋白完全缺失或功能丧失的患者可能无效。
Alagille综合征(ALGS)
适用于12个月及以上患者的胆汁淤积性瘙痒治疗。
规格和性状
规格
400mcg*30粒/瓶;
性状
400mcg:中橙色不透明帽/白色不透明体胶囊,印有“A400”(黑色)。
主要成分
活性成分:奥维昔巴特。
辅料:羟丙甲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等。
用法用量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的推荐剂量(3个月及以上患者)
推荐剂量为40mcg/kg,每日口服一次,早晨随餐服用。
若治疗3个月后瘙痒症状无改善,可按40mcg/kg的增量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为120mcg/kg每日一次,且每日总剂量不得超过6mg。
阿拉杰里综合征(ALGS)的推荐剂量(12个月及以上患者)
推荐剂量为120mcg/kg,每日口服一次,早晨随餐服用。
关于奥维昔巴特的具体用法用量内容,您可以阅读完整奥维昔巴特用药指南信息。推荐文章:奥维昔巴特的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常见不良反应
PFIC患者:肝酶异常(如 ALT、AST 升高)、腹泻、腹痛、呕吐、脂溶性维生素(A、D、E、K)缺乏。
ALGS患者:腹泻、腹痛、血肿、体重下降。
上市后监测中报告的不良反应
胃肠道疾病:胃肠道出血、牙龈出血;
肝脏相关:肝移植;
实验室检查异常:γ- 谷氨酰转移酶升高、血红蛋白降低;
神经系统疾病:轴外出血(如硬膜下出血);
呼吸系统疾病:鼻出血。
建议在用药前详细阅读药品不良反应完整内容,推荐文章:奥维昔巴特的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肝毒性
奥维昔巴特可能导致药物性肝损伤,需定期监测肝酶水平,并在出现异常时考虑调整剂量或停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禁用。
腹泻
使用奥维昔巴特可能引起腹泻,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脱水情况,持续不缓解时应暂停治疗直至症状改善,必要时永久停药。
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奥维昔巴特可能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需定期检测并补充相关维生素,若缺乏持续或恶化则需权衡利弊决定是否继续用药。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动物研究表明,奥维昔巴特可能导致胎儿心脏畸形。无直接人体妊娠数据。告知孕妇潜在致畸风险;权衡治疗需求与胎儿风险后决定是否使用。
【哺乳期女性】预计母乳喂养不会导致婴儿暴露于药物,但缺乏具体证据。可能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监测并补充脂溶性维生素;权衡母乳喂养和药物使用的利弊。
【具有生殖潜力的男性和女性】尚未明确相关信息。
【儿童使用】PFIC患者:3个月至17岁安全有效;<3个月未确立。ALGS患者:12个月至17岁安全有效;<12个月未确立。根据体重调整剂量;选择合适剂型;严格遵循给药说明。
【老年人使用】主要针对儿童及年轻成人疾病;无65岁以上患者的安全有效性数据。谨慎评估肝功能及整体健康状况;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肾功能损害】尚未明确相关信息。
【肝功能损害】失代偿期肝硬化禁用;代偿期肝硬化或门脉高压患者需更频繁监测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禁用;出现肝功能失代偿立即停药。
禁忌症
既往或活动性肝功能失代偿(如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腹水、肝性脑病)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目前已明确的药物相互作用仅涉及胆汁酸螯合剂(如消胆胺、考来维仑、考来替泊):
机制:胆汁酸螯合剂可能在肠道内与奥维昔巴特结合,降低奥维昔巴特的肠道吸收,进而降低其疗效。
给药间隔:需在服用胆汁酸螯合剂前4小时或服用后4小时服用奥维昔巴特,以避免两者直接相互作用。
药物过量
尚不明确。
药代动力学
吸收:口服吸收极少,血浆浓度普遍低于定量限。
代谢:经单羟基化代谢,82.9%以原形经粪便排泄。
半衰期:约2.36小时。
贮存方法
在20℃-25℃(68℉-77℉)条件下保存,允许15℃-30℃(59℉-86℉)短时间波动。
生产厂家
法国Ipsen(法国益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