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泌罗(Elmiron)是一种半合成硫酸化多糖类药物,通过修复膀胱黏膜表面的糖胺聚糖(GAG)层,增强膀胱黏膜的屏障功能,减少尿液中有害物质对膀胱壁的渗透和刺激,从而缓解间质性膀胱炎(IC)相关的膀胱疼痛或不适。
药品称呼
通用名称:戊聚糖多硫酸钠、Pentosan polysulfate sodium
商品名称:爱泌罗、Elmiron
适应靶点
膀胱黏膜表面的糖胺聚糖(GAG)层。
适应症和适应人群
适应症:用于治疗与间质性膀胱炎(IC)相关的膀胱疼痛或不适。
适应人群:经临床诊断为间质性膀胱炎,且伴有膀胱疼痛或不适的成年患者。
规格与性状
规格:100mg*100粒/瓶。
性状:胶囊内为白色至类白色粉末,辅料包括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等。白色无味粉末,微吸湿,pH6时水溶性达50%。
主要成分
活性成分:戊聚糖多硫酸钠。
用法用量
1、推荐剂量
每日口服300mg,分三次服用,每次一粒100mg胶囊。
2、服用方法
胶囊应与水整粒吞服,至少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用,避免与食物同时服用。
3、治疗评估
患者应在治疗3个月后重新评估疗效。若疼痛未改善且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可考虑继续治疗3个月。
对于疼痛在6个月内未改善的患者,继续治疗的临床价值和风险需重新评估。
具体您可以阅读爱泌罗完整用法用量信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推荐文章:爱泌罗(Elmiron)的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4%)
脱发、腹泻、恶心、头痛、皮疹、消化不良、腹痛、肝功能异常、眩晕。
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1%)
呕吐、口腔溃疡、结肠炎、食管炎、胃炎、胀气、便秘、厌食、牙龈出血等。
具体您可以阅读爱泌罗完整副作用信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推荐文章:爱泌罗(Elmiron)的副作用。
注意事项
视网膜检查
所有患者应在开始治疗前进行详细眼科病史检查。
治疗开始后6个月内及长期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视网膜检查,监测有无色素改变。
出血风险
该药物具有弱抗凝作用,可能延长出血时间。
对于接受侵入性手术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评估出血风险,必要时调整抗凝药物剂量。
肝功能不全
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尚未研究,应谨慎使用,必要时监测肝功能。
药物相互作用
与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尚未发现,但合用时需谨慎监测凝血功能。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尚未在孕妇中开展充分且对照良好的临床研究;动物生殖研究,未显示对胎儿有损害或影响生育力,但体外研究显示1mg/mL浓度的爱泌罗可能引起培养小鼠胚胎可逆性肢芽异常。鉴于动物研究结果不能完全预测人类反应,仅在明确必要时方可用于孕妇,需由医生权衡母胎获益与潜在风险。
【哺乳期女性】目前尚未明确爱泌罗是否经人乳排泄。由于多数药物可经人乳分泌,可能对乳儿产生潜在影响,因此哺乳期女性使用爱泌罗前需咨询医生,由医生综合评估用药必要性与乳儿风险,决定是否暂停哺乳或调整治疗方案。
【具有生殖潜力的男性和女性】说明书中尚未明确。
【儿童使用】爱泌罗在16岁以下儿童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尚未确立,不建议该年龄段患者使用。
【老年人使用】爱泌罗尚未在老年患者(通常指≥65岁)中开展专门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老年患者可能存在生理功能(如肝肾功能)减退,使用爱泌罗时需结合患者具体身体状况、合并疾病及用药情况谨慎评估,必要时调整用药监测频率。
【肾功能损害】尚未在肾功能损害患者中开展药代动力学研究。鉴于爱泌罗部分在肾脏进行解聚代谢,且部分代谢物经尿液排泄,肾功能损害可能影响爱泌罗的代谢与排泄过程,因此肾功能损害患者使用爱泌罗时需谨慎,建议密切监测肾功能及可能的不良反应。
【肝功能损害】尚未在肝功能损害患者中开展药代动力学研究。鉴于肝脏参与爱泌罗的脱硫酸代谢过程,肝功能损害可能影响爱泌罗的代谢与消除,导致药物暴露增加或清除延迟;临床中观察到部分患者用药后出现轻度肝酶升高,因此肝功能损害患者使用爱泌罗时需谨慎,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如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等),根据肝功能情况调整用药或停药。
禁忌症
对戊聚糖多硫酸钠或任何辅料过敏的患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抗凝药物:与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合用时需谨慎,监测凝血功能。
其他药物:目前尚无明确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但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应注意监测不良反应。
药物过量
药物过量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增加、胃肠道不适等。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过量时应立即停药,采取支持性治疗措施,监测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指标。
药代动力学
吸收:口服后吸收迅速,但生物利用度较低,受食物影响较大。
代谢: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尚不明确。
排泄: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具体半衰期尚未明确。
特殊人群:老年人和轻中度肝肾功能损害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明显改变,重度肝肾功能损害患者需谨慎使用。
贮存方法
应储存于20℃-25℃(68℉-77℉)环境中,允许短期偏离至15℃-30℃(59℉-86℉);需置于儿童不易接触到的地方,防止误服。
研发公司
美国杨森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