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成肝硬化、肝细胞癌甚至死亡。专家推荐使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丙肝。与干扰素治疗相比,DAA用于慢性HCV感染的治疗有着较高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仍有相当数量的患者不能清除病毒感染。而HCV耐药相关取代(RAS)突变在这些病毒学治疗失败中起了重要作用,其对DAA治疗结局的影响也受到广泛关注。
HCV是一种单股正链的RNA病毒,由于HCV RNA聚合酶的低保真性,病毒基因组的错配率非常高,加上病毒复制生成的速度较快,导致HCV在患者体内形成遗传上不同却又密切相近的一群复杂HCV群体,称之为准种。其中一些准种突变就发生在药物作用的靶基因上,而其中某些特定的突变就会引起对DAA的敏感性下降。这也提示我们,有些RAS在接受DAA治疗前就已存在。此外,在接受DAA治疗的过程中,由于药物的选择压力,也可促使病毒产生新的对抗该药物的耐药相关突变。
科研人员进行了一项针对204名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的3期临床研究。所有参与者均患有基因3型丙肝,使用吉三代(Epclusa——sofosbuvir+velpatasvir、伊柯鲁沙、索华迪)±利巴韦林治疗12周。该研究的目的是检查利巴韦林对NS5A耐药相关取代(RAS)的影响。在该研究中,RAS有可能使病毒对NS5A靶向药物成分velpatasvir的敏感性下降。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治疗后12周的病毒学治愈。
未接受利巴韦林治疗的患者总体治愈率为91%,接受利巴韦林治疗的患者总体治愈率为96%。但是,对比分析之前接受过治疗的患者(经治患者存在RAS)和不存在RAS的初治患者的治疗结果,治愈率分别为84%(存在RAS患者)vs.96%(不存在RAS患者)。在基线特征相同但接受利巴韦林的另一项分析中,是否存在RAS对于治疗结果没有统计学影响:99%(存在RAS)vs.96%(不存在RAS)。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在之前普遍认为难以治疗的丙肝人群中——HCV基因3型、伴有肝硬化、既往治疗失败以及存在NS5A RAS的患者,吉三代的治愈率也很高。”
编辑点评:
HCV基因3型是HCV患者群体中最难治疗的。肝硬化、既往治疗失败和RAS进一步使其治疗复杂化。在该研究中,加入利巴韦林对患者没有太大益处。没有接受利巴韦林且治疗失败的患者可能需要改用另一种治疗方案。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对吉三代无应答的患者需要使用哪种直接抗病毒药物(DAA)作为二线疗法。
本内容为医伴旅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医伴旅:寻找优质医疗资源,伴您走上康复之旅
参考资料: 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