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sutinib(博舒替尼)是一种靶向Abl和Src激酶的第三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分别于2012年9月4日和2013年3月27日获得了美国FDA和欧盟药品管理局的批准,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Ph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成人患者,这些患者具有耐药性或对先前治疗不耐受。
那么,Bosutinib治疗效果到底咋样呢?
在美国和欧洲临床中心进行的三期临床试验中,对博舒替尼与伊马替尼的疗效进行比较,502名新诊断CML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接受博舒替尼500mg/d或伊马替尼400 mg/d。结果12个月时完全细胞生成反应两组相似[(70%,95% CI,64%~76% ) vs伊马替尼(68% ;95% CI,62%~74% ,P =0.601)],主要分子反应率博舒替尼(41%,95%CI,35%%~47%%)高于伊马替尼(27%,95% CI,22%~33% ,P <0.001)。
博舒替尼组CML相关死亡3例,伊马替尼组相关死亡8例。从治疗开始到完全细胞生成反应和主要分子反应的时间,博舒替尼组比伊马替尼组快。消化道症状、肝脏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博舒替尼高于伊马替尼,中性粒细胞减少、骨骼肌肉痛及水肿发生率低于伊马替尼。
从一项博舒替尼和伊马替尼治疗效果对比的实验来看,博舒替尼在12个月患者生存时间是77.2%,伊马替尼治疗组则为66.4%,而且毒副作用低。
基于Bosutinib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均已得到证实,患者可放心购买和使用该药品。
参考资料: 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