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分类
首页     药品目录        

铂类难治性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紫杉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

郭药师
已帮助: 766人
2025-01-21 03:56:36
在线
查找十次,不如咨询一次!
真人客服
即问即答
一分钟内回复
免费咨询

重要性 铂类难治性转移性尿路上皮癌(mUC)的治疗选择有限,且预后仍然很差。在先前的一项单臂试验中,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nab-paclitaxel)显示出有希望的活性和耐受性。

目的 评估比较在铂类难治性转移性尿路上皮癌中,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紫杉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设计、设置和参与者 在这项于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期间,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进行的研究人员发起、开放标签、2期随机临床试验中,入组标准为在组织学上得到了放射学上明确的尿路mUC证实。

所有患者在转移性环境中或围手术期化疗后12个月内均接受了铂类化疗。先前接受紫杉烷化疗的患者不包括在内。患者的东部合作肿瘤小组表现状态(ECOG PS)为0至2,并且器官功能良好。

干预措施 患者随机分为接受260 mg / m 2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或175 mg / m 2的紫杉醇治疗,每3周1次。

主要结果和措施 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FS)。

结果 在199例患者中,中位年龄为67岁(24-88)。144例(72%)为男性;ECOG PS 0-1为167例(84%);59(30%)例有肝转移;110例(55%)在之前6个月内接受了铂类化疗。

中位随访16.4个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与紫杉醇组的中位PFS之间无明显差异(3.4个月 vs 3.0个月;风险比[HR]为0.92;0.68-1.23)。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7.5个月,而紫杉醇组为8.8个月(HR,0.95;0.70-1.30)。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为22%,紫杉醇组为25%。

相较于紫杉醇组(45/97 [46%]),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64/97 [66%])的3/4级不良事件更为频繁,但周围感觉神经病变相似(所有等级,分别为72/97 [74%]与64/97 [66%];3 / 4、7 / 97 [7%]与3/97 [3%])。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得分没有明显差异。

结论与相关性 在这项针对铂类难治性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开放性2期随机临床试验中,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有效性与紫杉醇相似。但毒性作用更差。但是,两种紫杉烷类药物的ORR均高于先前报道的水平,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报道相似,这表明在这种情况下,紫杉烷类药物仍然是合理的选择。

参考文献: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oncology/article-abstract/2770261?resultClick=1

参考资料: 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

[免责声明]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
相关药品
相关文章
相关信息
      医伴旅企业微信
      咨询热线:
      400-001-2811
      官方微博
      官方客服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5)第00185号 医伴旅
      咨询电话 微信客服 加好友 在线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