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即艾滋病(AIDS)病毒。在HIV感染者中,与乙肝(HBV)或丙肝(HCV)病毒合并感染、酗酒及长期暴露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进行性肝损伤越来越受到关注。据报道,新型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cART)对肝纤维化有益,但是较早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引起肝纤维化和门静脉高压等严重并发症(例如与药物地达诺新相关的出血)。在大多数HIV感染者中,有效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使预期寿命显著增加,而在HBV或HCV合并感染的患者中,肝病相关死亡已成为HIV感染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可以预防HIV/HCV合并感染患者肝脏疾病的加速进展,这说明,HIV可能通过直接影响肝星状细胞诱导纤维化。
据报道,在艾滋病毒HIV单一感染者中,非侵入性肝脏硬度评估的显著肝纤维化发生率约为11-16%。此外,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期间,艾滋病毒HIV单一感染者高达19%出现慢性及间歇性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偏高,可能的原因就是药物性肝损伤(DILI)。因此,长期暴露于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ART可能导致肝损伤并驱动纤维化的发展。
为了评估较早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对艾滋病毒感染者显著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影响,一项研究纳入了2009年8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定期到德国波恩大学医院艾滋病门诊就诊的333名艾滋病毒感染者。肝纤维化程度使用瞬时弹性成像(TE)评估。83%的患者为男性,平均年龄45岁,131人同时感染病毒性肝炎。
总体而言,18%的患者有明显的纤维化,7.5%有肝硬化。HIV单一感染者中有11%有明显的纤维化,2%有肝硬化。HCV感染(OR:5.3),地达诺新(OR:2.7)和HIV病毒载量低于40 copies/mL(OR:0.5)的与显著纤维化独立相关,而HCV(OR:5.8),地达诺新(OR:2.9)和叠氮胸苷(OR:2.8)与肝硬化独立相关。在HIV单一感染患者中,HIV病毒载量低于40 copies/mL(OR:0.4)与显著纤维化独立相关,地达诺新(OR:20.8)与肝硬化有关。
总之,药物地达诺新和叠氮胸苷治疗史会影响艾滋病毒感染者的肝硬化发展。而HCV合并感染和HIV复制对艾滋病毒感染者显著纤维化的发展影响最大。
另外,有研究显示,接受干扰素治疗的HCV/HIV合并感染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明显低于HCV单一感染患者。而接受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的合并感染患者与单一感染患者结果相似,SVR率均超过93%。研究人员表示,与干扰素治疗方案相比,DAA在合并感染和单一感染患者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耐受性都有所改善。
医伴旅与国外权威医院联合开展免费义诊活动,针对各种疾病如癌症脑瘫及整容整形试管婴儿等。有需要的患者请咨询医伴旅。
本内容为医伴旅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医伴旅:寻找优质医疗资源,伴您走上康复之旅
参考资料: 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