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分类
首页     药品目录        

种系全外显子组测序揭示了遗传易感性在SCLC中的潜在作用和治疗意义

郭药师
已帮助: 623人
2025-01-21 02:04:58
在线
查找十次,不如咨询一次!
真人客服
即问即答
一分钟内回复
免费咨询

国家癌症研究所癌症研究中心的Nobuyuki Takahashi医学博士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2020年世界肺癌会议(WCLC)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摘要OA11.05)表明,小细胞肺癌(SCLC)可能存在遗传倾向。这一发现为了解加剧SCLC风险的基因型与烟草暴露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潜在的治疗意义奠定了基础。

由于烟草是主要的致癌物,因此,人们通常认为在致癌性方面,继发性肺癌的发病率会降低,尤其是在致命性最强的SCLC中。SCLC几乎完全与烟草有关,占所有肺癌的15%至20%。

基因的发现:

为了探索SCLC的遗传基础,研究人员对87例患者(77例SCLC患者,10例肺外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殖系全外显子组进行了测序,并将其与独立的SCLC队列和外显子组聚合协会(ExAC)队列中的无癌非芬兰籍欧洲个体进行了比较。他们还评估了与种系基因型相关的临床特征。

在607个癌症易感基因和SCLC相关基因中,研究人员在38例(43.7%)患者的35个基因中发现了42个有害变异。变异的识别影响了9例(10.3%)患者的医疗管理和家庭成员检测。在79例SCLC患者的独立队列中还发现了6个种系突变,包括3个相同的变体(MUTYH G386D, POLQ I421Rfs*7,和RNASEL E265X)。通过肿瘤全外显子组测序,研究小组证实了MLH1、BRCA2和SMARCA4基因的杂合性缺失。

与潜在的癌症易感性相一致的是,带有MLH1、BRCA2和MUTYH种系突变的患者具有包括SCLC在内的多种癌症和肺癌的个人和家族史。与ExAC队列中的健康对照组相比,列队中未选择的SCLC患者更容易携带种系RAD51D、CHEK1、BRCA2和MUTYH突变。致病性种系突变与一级亲属所患癌症或肺癌的可能性以及铂类化疗后较长的无复发生存期显著相关,与已知的预后因素无关,包括性别、分期和诊断时的年龄。最后,研究人员在患有SCLC和致病性BRIP1突变的患者中测试了这些观察结果的治疗相关性,该患者通过拓扑异构酶1抑制剂和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的联合治疗后,获得了肿瘤缓解(肿瘤大小减少64%)。

Dr. Takahashi博士说:“这项研究为患者及其家属的定向癌症筛查,以及SCLC亚型和靶向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参考资料: ASCO官网

参考资料: 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

[免责声明]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
相关文章
相关信息
      医伴旅企业微信
      咨询热线:
      400-001-2811
      官方微博
      官方客服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5)第00185号 医伴旅
      咨询电话 微信客服 加好友 在线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