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赛维(盐酸缬更昔洛韦片)6周改善患儿听力
万赛维(盐酸缬更昔洛韦片)6周改善患儿听力
巨细胞病毒(CMV)介绍
巨细胞病毒(CMV)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疱疹病毒,具有隐匿性强、各年龄段都容易感染的特点。巨细胞病毒在正常人群中并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而是出现在器官移植后,因长期使用免疫药物,巨细胞病毒就极易被激活,对移植受体造成极大的伤害。
巨细胞病毒感染对移植受体造成的伤害,可以分为直接的影响和间接的影响,具体包括巨细胞病毒综合征和组织侵袭性疾病等,例如:胃肠疾病、肺炎、肝炎、肾炎、视网膜炎等。另外,巨细胞病毒的感染也会增加移植器官发生排斥反应、移植器官的损害、机会性感染、新发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
临床上对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处理原则是:全面预防、及早处理。在移植开始的几个月里,全面预防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毒血症的发生,这不但可以避免巨细胞病毒感染所带来的直接后果,而且可以减少巨细胞病毒感染所产生的间接后果。提前处理并不能有效地抑制巨细胞病毒低水平及无症状的病毒复制,因而也不能减少巨细胞病毒产生的间接影响。
万赛维/盐酸缬更昔洛韦片(VALCYTE)介绍
万赛维/盐酸缬更昔洛韦片(VALCYTE)是一种抗病毒药,临床上用于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者,以及治疗器官移植患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2001年5月,美国药监局(FDA)批准万赛维用于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急性视网膜炎,2003年5月,批准万赛维用于预防和治疗器官移植者继发的感染。2006年8月,万赛维在中国上市。
万赛维/盐酸缬更昔洛韦片(VALCYTE)治疗效果
既往有研究显示,缬更昔洛韦可治疗先天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使用缬更昔洛韦6周,患儿听力得到改善,但疗效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的一项试验中,研究了分别使用缬更昔洛韦进行6周治疗和6个月治疗在先天巨细胞病毒感染中的效果。
该研究共收入96名患儿,其中有86名患儿随访到6个月。旨在评估患儿听力的改善情况。在6个月治疗和6周治疗中,两组的结果相似,分别有2人、3人的听力得到了改善;其中36人、37人的听力未发生改变;有5人、3人的听力更糟糕(P=0.41)。随访至12月份,6月治疗组的患儿听力总体提高或维持在正常水平,优于6周治疗组(73%vs57%, P=0.01),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4个月(77%vs64%, P=0.04)。
在随访到24个月时,对患儿进行发展评估量表测试,结果显示,与6周治疗组相比,6个月治疗组的得分更高,并且神经系统的发育也更好;两组之间在语言综合上有显著性差异, P<0.0004;在理解沟通上, P=0.003。
研究发现,在试验开始的6周内,有19%的患儿发生了3级或4级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在随后4.5个月的试验中,6个月治疗组其3级或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1%,6周治疗组为27%,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64)。
该研究显示,6个月组的缬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6周组的短期治疗效果类似。但6个月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更好,且能较好地促进患儿神经系统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