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妥坦用于无法手术的、功能性和非功能性肾上腺皮质癌、肾上腺皮质增生以及肿瘤所致的皮质醇增多症。其结构与杀虫药DDT和DDD相似,可使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坏死。给予本品后可使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代谢产物水平迅速下降,可用于肾上腺瘤或肾上腺增生引起的枯氏综合征。口服约40%由胃肠道吸收,其余60%以原型随粪便排出。每日5~10g,血药浓度可达10~90μg/ml,代谢物浓度30~50。停药6~9μg/ml周后,血浆中仍可测到邻氯烷。密妥坦脂溶性高,主要储存于脂肪中。从尿中排出的水溶性代谢物约占给药量的25%。
密妥坦治疗期间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1.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发生率79%,其中厌食24%,恶心39%,呕吐37%,腹泻31%。
2.神经肌肉毒性49%,其中中枢神经抑制(嗜睡等)32%,头晕15%,头痛5%,精神错乱3%,肌肉震颤3%,疲乏12%。 皮肤病变15%,包括皮疹12%。
3.眼毒性3%,包括视物模糊、复视、晶状体混浊、视网膜病变等。
4.泌尿生殖系统毒性2%,包括血尿、蛋白尿、出血性膀胱炎等。
5.心血管毒性2%,可有高血压、直立性低血压、面部潮红等。
6.严重时肾上腺皮质萎缩、坏死。
7.其他8%:高热、全身疼痛等。
如果肾上腺间皮癌患者在密妥坦的用药期间出现了上述的不良反应,患者应该在第一时间进行治疗处理,如果有必要,需要跟医生联系进行剂量的调整或者是停药处理,不过前提是一定要在医生的专业用药指导下进行,如果患者自己擅自更改用药剂量进行治疗很有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
参考资料: 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