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MG 160疗效
根据一期临床试验(NCT03792841)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AMG 160是一种新型的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器(BiTE)抗体,在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mCRPC)患者中表现出其有效性和可管理的安全性。
“尽管目前已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耐药前列腺癌的药物清单很长,但仍然迫切需要能够克服对激素疗法、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的耐药性的治疗方法。尽管在其他癌症中有很高的活性,但新的基于免疫的疗法在mCRPC中的疗效有限。”澳大利亚墨尔本彼得·麦克卡伦癌症中心的Ben Tran在虚拟大会上的一次演讲中解释说。
因此,他和他的同事评估了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AMG 160的抗肿瘤活性,AMG 160是一种靶向半衰期延长的BiTE(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器)免疫疗法,通过结合T细胞上的CD3和癌细胞上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使患者自身的T细胞杀伤前列腺癌细胞。
试验评估
在全球、开放性的Ⅰ期试验中,研究者将评估AMG 160单药疗法(第1部分)或与pembrolizumab(Keytruda;第2部分)联合治疗mCRPC的男性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该方法对先前的新激素疗法和1至2种紫杉烷方案以及疾病进展的证据无效。
“这项试验即将完成1b阶段的剂量探索,随后是扩展阶段的试验组目标,评估AMG 160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确定其推荐的第2阶段剂量和次要目标,表征药代动力学和评估初步抗肿瘤活性,”Tran说。
AMG 160每2周静脉注射一次,剂量为0.003 mg至0.9 mg。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6岁(范围49-78岁)。大多数患者为白人(79.1%),并且曾接受过4次或4次以上治疗(60.5%)。基线检查时PSA中位数为79.2μg/L(范围0.1-4035.0μg/L)。
43例患者接受了≥1剂量的AMG 160单药治疗,其中41例(95.3%)出现了因治疗引起的不良事件(TEAEs)。此外,在数据分析时,有19名患者仍在接受治疗。
41例患者出现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TRAEs),包括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90.7%)、疲劳(44.2%)、呕吐(44.2%)、恶心(39.5%)、发热(37.2%)、头痛(34.9%)、腹泻(32.6%)、口干(30.2%)、皮疹(27.9%)、低磷血症(25.6%)、低血压(23.3%)、寒战(23.3%)、视力障碍(23.3%),食欲下降(20.9%)。值得注意的是,没有发生5级事件,也没有导致治疗中断。共发生3例可逆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3级皮疹,n=2;3级胃肠道出血,n=1)。
在患者中观察到的CRS是可逆的和可管理的。不良事件在第1周期中最严重,与发热、低血压、短暂性转胺炎、恶心/呕吐和/或腹泻有关。没有4/5级CRS事件或治疗中断。2级CRS 26例(60.5%),3级11例(25.6%)。
参考文献:
https://www.targetedonc.com/view/early-efficacy-observed-with-novel-bite-immune-oncology-agent-in-mcrpc
参考资料: 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