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在接受依西美坦(exemestane,Aromasin)和氟维司群(fulvestrant,Faslodex)治疗的晚期激素受体(HR)阳性乳腺癌患者中,基线循环肿瘤DNA(ctDNA)中检测到ESR1突变,意味着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不佳,根据发表在《临床癌症研究》上的3期SoFEA和EFECT试验的综合分析。
癌症研究所(ICR)分子肿瘤学教授、拉尔夫·劳伦乳腺癌研究中心负责人Nicholas Turner博士说:“这项研究支持将液体活检列入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常规护理,因为其可以帮助我们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从而改善预后。”
试验设计
在3期EFECT和SoFEA试验中,先前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HR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250mg的氟维司群或依西美坦。EFECT试验中227例患者的基线血清样本和SoFEA试验中161名患者的基线血浆样本通过数字PCR方法进行ESR1突变评估。
这项研究的两个主要终点是评估ESR1突变状态对PFS和OS的影响。
试验结果
总的来说,在30%的基线样本中检测到ESR1突变。在检测到ESR1突变的患者中,依西美坦组的PFS为2.4个月(95%CI,2.0-2.6),氟维司群组为3.9个月(95%CI,3.0-6.0)(HR,0.59;95%CI,0.39-0.89;P=.01)。在未检测到ESR1突变的患者中,依西美坦组的PFS为4.8个月(95%CI,3.7-6.2),氟维司群组为4.1个月(95%CI,3.6-5.5)(HR,1.05;95%CI,0.81-1.37;P=.69)。
最终,在ESR1突变与治疗之间观察到相互作用(P=.02)。检测到ESR1突变的患者中,依西美坦组的1年OS为62%(95%CI,45%-75%),氟维司群组为80%(95%CI,68%-87%)(P=.04;限制性平均生存分析)。此外,未检测到ESR1突变的患者中,依西美坦组的1年OS为79%(95%CI,71%-85%),氟维司群组为81%(95%CI,74%-87%)(P=.69)。
Turner博士解释说:“从这项研究中可以清楚地看出,ESR1突变与治疗方法的选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两个试验表明,在不检测ESR1突变的情况下,依西美坦和氟维司群的疗效相似。但如果考虑到ESR1的状态,情况就不一样了。ESR1突变患者如果接受依西美坦治疗,疾病进展和死亡的风险更高。”
重要的是,研究人员强调,在EFECT和SoFEA试验中,氟维司群的剂量是目前使用剂量的一半(在确认试验中,氟维司群250 mg vs 500 mg),这对于解释未检测到ESR1突变患者的治疗结果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在未检测到ESR1组中,依西美坦和氟维司群之间没有发现差异,但这可能是由于使用氟维司群的剂量较低;因此,有理由推测,与依西美坦相比,患者如果服用500mg剂量的氟维司群,其PFS有可能会提高。
结论
接下来,研究人员建议有必要进一步调查不同的ESR1突变是否对氟维司群或他莫昔芬(tamoxifen,Nolvadex)有不同的响应能力。
“我们的数据为ctDNA液体活检在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了证据,表明其有可能改善预后,监测晚期乳腺癌中是否存在ESR1突变,在考虑进一步芳香化酶抑制剂疗法时,有助于选择最合适的后续内分泌支柱疗法。”研究人员总结道。
参考资料: 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