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纳替尼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引发多种严重不良反应,包括心律失常、骨髓抑制、TLS、RPLS等,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状况并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PhALLCON研究中,163名患者中有6%发生了AOE,包括心血管、脑血管和外周血管事件。3.7%的患者出现3级或4级AOEs,其中最常见的是心肌梗死、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心绞痛和脑血管意外,。年龄增长是AOE发生的一个风险因素。治疗时需要密切监测AOE的迹象,并根据复发或病情严重程度调整剂量或中断治疗。
在PhALLCON中,12%的患者发生VTE,严重或重度(3级或4级)占3.1%。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浅静脉血栓形成、栓塞、肺栓塞等。
在PhALLCON中,6%的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其中1.2%为严重或重度。最常报告的症状包括脑钠肽(BNP)升高、左心室肥厚等。监测心力衰竭的体征或症状,并按照临床指示管理心力衰竭,可能需要中断给药并调整剂量。
普纳替尼可导致严重的肝中毒,包括肝衰竭和死亡。在多个研究中,肝毒性的发生率从30%到66%不等,其中3级或4级肝毒性占一定比例。常见的肝毒性事件包括ALT、AST、GGT、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升高等。基线时监测肝功能,之后至少每月一次或根据临床指示进行监测。根据肝毒性的复发/严重程度调整剂量或中断治疗。
在多个临床试验中,普纳替尼治疗的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初始血压正常的患者中,也有显著比例的患者出现血压升高。部分患者出现了严重或重度高血压,甚至高血压危象,这可能需要紧急临床干预。对于接受普纳替尼治疗的患者,应密切监测血压,并根据临床指示进行管理。如高血压未得到药物控制,应考虑中断、减少剂量或停止普纳替尼治疗。
普纳替尼治疗的患者中胰腺炎的发生率也较高,且部分患者出现了严重或重度胰腺炎。胰腺炎的发病中位时间在不同试验中有所不同,但普遍较短,提示需要早期监测和干预。对于接受普纳替尼治疗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清脂肪酶水平,特别是在前两个月内每两周监测一次。当出现脂肪酶升高伴腹部症状时,应评估胰腺炎的可能性。对于胰腺炎患者,应根据严重程度调整普纳替尼的剂量或中断治疗。
在新诊断的CP-CML患者中,单剂普纳替尼45毫克每日一次的治疗显著增加了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包括动脉和静脉血栓形成、骨髓抑制、胰腺炎、肝毒性、心力衰竭、高血压以及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等。与伊马替尼相比,普纳替尼组患者的上述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且治疗的中位暴露时间小于6个月。对于新诊断的CP-CML患者,不建议使用普纳替尼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主要包括周围神经病变(如感觉异常、肌无力)和颅神经病。发病率在不同研究中有所不同,但普遍较高。一旦出现,应中断给药,并根据症状的复发或严重程度调整剂量或完全中断普纳替尼治疗。
患者会出现视力模糊、干眼、视网膜出血等,严重时可导致失明。在基线和治疗期间定期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以监测并早期发现眼部毒性。一旦出现严重或重度眼毒性,应立即采取措施,可能包括中断或调整普纳替尼治疗。
接受普纳替尼治疗的患者中可能会发生致命性和严重的出血事件,主要包括胃肠道出血、颅内出血、硬膜下血肿等。密切监测出血情况,特别是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根据出血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中断给药或进行其他临床干预。
液体潴留主要包括外周水肿、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严重时可致命(如脑水肿)。定期监测液体潴留情况,并按临床指示进行管理。出现严重积液时,应中断给药并根据情况调整剂量或完全中断治疗。
PhALLCON中有22%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其中2.5%为3级或4级,包括心动过速、晕厥、房颤和室上性心动过速。OPTIC中有16%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4.3%为3级或4级,包括房颤、心肺骤停等。PACE中有20%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7%为3级或4级,房颤最常见(8%),其他包括晕厥、心动过速等。
PhALLCON中有66%的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65%的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53%的患者出现贫血,多数为3级或4级。OPTIC中有55%的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65%的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35%的患者出现贫血,同样多数为严重级别。PACE中,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略低,但AP-CML患者较高。
PhALLCON中有0.6%的患者出现严重TLS,10%的患者出现高尿酸血症。OPTIC中有1.1%的患者出现严重TLS,2.1%的患者出现高尿酸血症。PACE中有0.4%的患者出现严重TLS,7%高尿酸血症。
患者会出现高血压、癫痫、头痛、视力丧失等症状。
手术前至少停药1周,大手术后至少2周内不给药,直至伤口充分愈合。
普纳替尼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告知孕妇风险,治疗期间及停药后3周内使用有效避孕。
普纳替尼的注意事项在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治疗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患者在接受普纳替尼治疗时,应严格遵守医生的指导和用药建议,定期进行各项检查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不良反应。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DRUGS、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4年03月19日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3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