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妥昔单抗注射液(Rituxan)是一种基因工程改造的嵌合型鼠/人单克隆IgG₁κ抗体,靶向CD20抗原。利妥昔单抗通过与CD20结合,介导B细胞溶解,可能通过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CDC)和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发挥作用。
药品称呼
通用名称:利妥昔单抗、Rituximab
商品名称:Rituxan
适应靶点
CD20抗原(表达于前B细胞和成熟B淋巴细胞表面)。
适应症和适应人群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成人复发或难治性低级别或滤泡性CD20阳性B细胞NHL的单药治疗。
既往未治疗的滤泡性CD20阳性B细胞NHL,联合一线化疗及后续维持治疗。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联合化疗。
6个月及以上儿童成熟B细胞NHL/B细胞急性白血病(B-AL)联合化疗。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成人CD20阳性CLL,联合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FC)。
类风湿关节炎(RA)
对TNF拮抗剂反应不足的中重度活动性成人RA,联合甲氨蝶呤。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和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
2岁及以上儿童及成人患者,联合糖皮质激素。
寻常型天疱疮(PV)
成人中重度PV,联合糖皮质激素。
规格与性状
规格
500mg/10ml*1瓶/盒
性状
无色澄清溶液,单剂量瓶装。
主要成分
活性成分:利妥昔单抗(每mL含10mg)。
辅料:聚山梨酯80(0.7mg/mL)、氯化钠(9mg/mL)、枸橼酸钠二水合物(7.35mg/mL),pH6.5。
用法用量
1、通用原则
仅限静脉输注,禁止静脉推注或快速注射。
每次输注前需预用药(抗组胺药、对乙酰氨基酚及糖皮质激素)。
2、具体剂量
NHL:375mg/m²,每周1次,共4或8剂(根据方案调整)。
CLL:第1周期375mg/m²,第2-6周期500mg/m²,联合FC化疗。
RA:1000mg,间隔2周输注2次,每24周重复(需联合甲氨蝶呤)。
GPA/MPA:
诱导治疗:375mg/m²每周1次,共4周。
维持治疗:500mg每6个月1次。
PV:1000mg第1、15天输注,第12个月及每6个月500mg维持。
3、输注速率
首次输注:起始50mg/h,无毒性可每30分钟递增50mg/h,最大400mg/h。
后续输注:起始100mg/h,递增至最大400mg/h。
具体您可以阅读利妥昔单抗完整用法用量信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推荐文章:利妥昔单抗(Rituximab)的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10%)
NHL:输注反应(77%首次输注)、发热、淋巴细胞减少、感染、乏力。
CLL:输注反应(59%)、中性粒细胞减少。
RA:上呼吸道感染、鼻咽炎、支气管炎。
GPA/MPA:感染、恶心、头痛、肌肉痉挛。
PV:输注反应、抑郁、头痛。
严重不良反应
致命性输注反应、重症皮肤黏膜反应、乙肝病毒再激活、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PML)、肿瘤溶解综合征。
具体您可以阅读利妥昔单抗完整副作用信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推荐文章:利妥昔单抗(Rituximab)的副作用。
注意事项
输注反应:首次输注24小时内可能发生致命反应,需密切监测。
乙肝筛查:治疗前需检测HBsAg和抗-HBc,活动性乙肝禁用。
感染风险:可能引发细菌、真菌或病毒(如PML)感染。
心血管事件: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需心电监护。
妊娠:可能导致胎儿B细胞减少,育龄女性需避孕至末次给药后12个月。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利妥昔单抗可通过胎盘屏障,导致胎儿B细胞淋巴细胞减少(通常持续不足6个月),存在胎儿伤害风险。需告知孕妇利妥昔单抗对胎儿的潜在危害;新生儿出生后需监测感染症状,及时给予相应治疗。
【哺乳期女性】人乳中可能存在利妥昔单抗,且目前尚不明确利妥昔单抗对乳儿的影响及对乳汁分泌的影响。建议治疗期间及末次剂量后6个月内避免哺乳,以降低乳儿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
【具有生殖潜力的男性和女性】女性在治疗前需确认妊娠状态;治疗期间及末次剂量后12个月,需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如屏障避孕法联合激素避孕法)。目前尚未明确利妥昔单抗对男性生殖功能的影响,暂无特殊避孕指导。
【儿童使用】2岁及以上GPA/MPA患者、6个月及以上成熟B细胞NHL/B-AL患者可使用;CLL、RA、PV的儿科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6个月以下成熟B细胞NHL/B-AL患者、2岁以下GPA/MPA患者不推荐使用。
【老年人使用】70岁及以上CLL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FC方案治疗时,可能无额外获益,且3-4级不良反应(如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发生率更高,需谨慎评估用药风险。65岁及以上DLBCL患者心脏不良反应(如室上性心律失常)和肺部严重不良反应(如肺炎)发生率更高,需加强心血管和肺部监测。
65岁及以上RA患者严重不良反应(如严重感染、恶性肿瘤、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高,需密切监测。65岁及以上GPA/MPA患者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更高,需加强安全性监测。
禁忌症
无绝对禁忌症,但活动性乙肝或严重感染患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尚未开展正式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但临床观察显示:CLL患者中,利妥昔单抗不改变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的全身暴露量;RA患者中,与甲氨蝶呤或环磷酰胺联用不影响利妥昔单抗的药代动力学。
2.利妥昔单抗与顺铂联用时,可能增加肾毒性风险,需避免联合使用。
3.与除甲氨蝶呤外的其他生物制剂或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联用时,可能增加感染风险,需密切监测患者感染症状。
药物过量
尚不明确。
药代动力学
吸收:通过静脉输注给药,输注结束后血药浓度迅速达到峰值,血药浓度与输注剂量和速率相关。
半衰期:NHL约22天,CLL约32天,RA约18天。
清除率:随体表面积增加而升高。
特殊人群:儿童(≥6岁)药代参数与成人相似。
贮存方法
2-8℃冷藏,避光,勿冷冻或震荡。稀释后24小时内使用。
生产厂家
美国Biogen(渤健);美国Genentech(基因泰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