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分类
首页     药品目录        

什么人更容易患乳腺癌?我们该如何预防?

郭药师
已帮助: 521人
2025-01-19 22:01:14
在线
查找十次,不如咨询一次!
真人客服
即问即答
一分钟内回复
免费咨询

随着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再加上生活各方面的压力和许多不良习惯的影响,我们的身体疾病的发病率也愈发增加。首当其冲的就是肺癌,但是由于性别的差异,女性发病率居高不下的则是乳腺癌,并且每年都在以不断增长的趋势在持续扩大。

 

一般来说人们不太注意这些,单纯的认为这些疾病离自己很遥远,这些最多也只是个数据罢了,但是当事情真的降落到自己身上时才追悔莫及,但那个时候后悔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了。

 

什么样的人容易患乳腺癌

 

乳腺癌家族史:据统计,有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如有患乳腺癌的母亲或姐妹那么其患病风险比普通人群增加2~3倍。

 

年龄:患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

 

肥胖:如果摄入过多蛋白质、高脂肪食物,会引起雌激素水平的升高,从而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

 

生活方式:久坐少动,缺乏锻炼,接触阳光少,长时间紧箍着文胸。

 

情绪因素:都市女性压力大,精神长期处于应激紧张状态,因此导致情绪上的不稳定,再加上经常熬夜加班,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导致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

 

雌激素:女性分泌的雌激素越多,就越容易患乳腺癌。比如:月经初潮早于12岁或者绝经年龄越晚,哺乳期短,大量使用加入雌激素的美容品等。

 

乳腺增生:良性的乳腺增生一般不会恶变,但乳腺增生中年龄较大,病史较长,肿块与月经关系不明显者,有很大可能会发生恶变。

 

放射线:经常接受X线胸透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9倍。

 

人工流产:18岁以前做过人工流产的女性,比没有做过人工流产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要高一些。

 

来源:Pexels

我们该如何预防和降低患乳腺癌的概率

 

保持健康的体重:我们的BMI应该保持在18.5-23.9的健康范围之间。要坚持锻炼,每周至少保持4小时的有效锻炼。从健身方面,只要每天快走11分钟,就会把你的患乳腺癌几率降低20%,如果每周大量运动的时间达到4小时,那么你的患病风险就会降低50%。

 

健康的饮食和作息习惯:要保证晚上的睡眠时间;少吃高脂高糖高热量的食物,多吃高膳食纤维的食物,新鲜的蔬菜水果是维生素C的最主要来源,而维C是强抗氧化剂,对乳腺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增加豆制品的摄入,豆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是一种类似人体雌激素的化合物,可以抑制体内“激素依赖性致癌物质”对乳房的致癌作用;戒烟戒酒,青春期开始吸烟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比一般人群高出70%。

 

远离保健品:保健品中的雌激素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延长女性的“青春期”,也能导致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甚至发生癌变。

 

母乳喂养:坚持母乳喂养可以有效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

 

远离电器辐射以及定期体检。

20-39岁女性没有高危因素,建议日常自检;

40-49岁女性每年应该至少做一次乳腺钼把检查,致密性乳腺推荐和B超一起联合检查;

50-69岁1-2年做一次乳腺钼把检查,致密性乳腺推荐和B超一起联合检查;

70岁以上女性每2年做一次乳腺钼把检查。

高危人群:具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的人群或者是患有卵巢上皮、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的患者等等。高危人群可以提前到40岁开始每年都检查。

 

最后,给大家看一下我国女性的健康状况

 

中国目前95%以上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有80%-90%的乳腺癌前期都是由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病变而来的;乳腺癌的前期99%都不痛不痒且没有任何感觉;至少90%的乳腺癌患者都是平时在无意间发现的,其中50%的患者是被自己的爱人发现的。

 

参考资料:

https://minipro.baidu.com/ma/qrcode/parser?app_key=x0s1yYl7sOlmmtKUhZmZbEvaYTeUMbXk&launchid=63e78f3f-c8f4-4a1e-9ed1-db6b58607519&path=%2Fpages%2Farticle%2Farticle%3FarticleId%3D463089544%26authorId%3D121099486%26spm%3Dsmbd.content.share.0.163186795223308e7I7j%26_trans_%3D010005_wxhy_shw%26_swebFromHost%3Dbaiduboxapp

 

参考资料: 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

[免责声明]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
相关文章
相关信息
      医伴旅企业微信
      咨询热线:
      400-001-2811
      官方微博
      官方客服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5)第00185号 医伴旅
      咨询电话 微信客服 加好友 在线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