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6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卢比替定(Lurbinectedin)上市,给全球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用于治疗在铂类化疗期间或之后病情进展的转移性小细胞肺癌(SCLC)。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指定为治疗小细胞肺癌的孤儿药。
仅当基线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1500个/mm³且血小板计数≥100,000个/mm³时,方可开始治疗。
开始治疗前,确认有生育潜力女性的妊娠状态。
开始治疗前进行肝功能检查。
考虑使用皮质类固醇(如磷酸地塞米松8mg静脉注射或等效药物)联合5-羟色胺5-HT₃受体拮抗剂(如昂丹司琼8mg静脉注射或等效药物)进行止吐预防,以降低恶心和/或呕吐的发生风险。
(1)每平方米体表面积静脉输注3.2mg,每21天输注一次。
(2)输注时间需持续60分钟。
(3)持续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首次减量:每21天一次,每次输注2.6mg/m²;
第二次减量:每21天一次,每次输注2 mg/m²;
无法耐受2 mg/m²或延迟>2周:永久停药。
白细胞减少症、淋巴细胞减少症、疲劳、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肌酐升高、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升高、血糖升高、血小板减少症、恶心、食欲下降、肌肉骨骼疼痛、白蛋白降低、便秘、呼吸困难、钠降低、呕吐、咳嗽、镁浓度降低和腹泻等。
推荐文章:芦比替定(Lurbinectedin)的常见不良反应
可能发生严重骨髓抑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贫血)。
可能引发肝损伤,需在治疗前、治疗期间定期及临床需要时监测肝功能。根据肝功能异常程度调整剂量(暂停、减量或停药)。
基于作用机制和动物实验数据,可能对胎儿造成危害。
告知孕妇潜在胎儿风险,需在治疗前确认妊娠状态。
药物是否随乳汁分泌及对婴儿的影响尚不明确,建议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2周内停止哺乳。
女性:治疗前确认未妊娠,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6个月内需有效避孕。
男性: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4个月内需确保伴侣有效避孕。
儿童:安全性和有效性未确立。
老年患者:疗效与年轻患者无显著差异,但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更高。
轻度肝损:总胆红素≤ULN伴AST>ULN,或胆红素1-1.5×ULN,无需调整剂量。
中重度肝损:胆红素>1.5×ULN,未研究,慎用。
轻中度肾损:Clcr 30-89 mL/min,无需调整剂量。
重度肾损:Clcr <30 mL/min,虽未正式研究,但肾脏排泄极少,可能无需调整。
中强效抑制剂(如克拉霉素、伊曲康唑):可能增加芦比替定血药浓度及毒性,需避免联用;若必须联用,建议临床评估后减量。
中强效诱导剂(如利福平、卡马西平):可能降低芦比替定血药浓度及疗效,需避免联用。
葡萄柚/葡萄柚汁:可能显著增加芦比替定暴露量及毒性,治疗期间需避免摄入。
注:如需了解详细内容请查看药品原版说明书,具体用药请遵医嘱。
参考资料: https://www.drugs.com/monograph/lurbinectedi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