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研究人员报告说,停用抗病毒替诺福韦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与停用恩替卡韦者相比,复发明显较早。
中国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Jia-Horng Kao教授等认为,HBV通常需要终生治疗,但是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可能引起了乳酸酸中毒、肾和骨骼安全问题。国立台湾大学的Tung-Hung Su表示:“虽然我们建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长时间的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但最佳的治疗目标可能是特定时间后持续病毒学应答。然而,分析哪些患者可以停止核苷类似物治疗而复发风险最小仍然是一个问题。“
2012年10月至2017年8月,研究人员对医院停止核苷类似物治疗的172例慢性HBV患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Jia-Horng Kao及其同事评估了复发的病毒和宿主预测因素,如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和NTCP、CTLA4、HLA-DPA1和HLA-DPB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以及治疗后预测因素。
共有100名患者停用替诺福韦或恩替卡韦3年疗程。中位年龄为51岁,大部分患者(72%)为男性。停用替诺福韦的患者在3个月时出现病毒复发率显著升高(52.9%比6.1%;P<0.001),临床复发率较高(15.2%比1.5%;P=.007)。Kao及其同事报告说,两组在1年时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
研究人员报告说,停止核苷酸类似物治疗1个月后的HBV DNA水平可作为复发的早期预测指标。不过研究者承认,这项研究受到样本量小的限制。
Tung-Hung Su解释说:“这些结果表明,在临床上,核苷类似物治疗停药后应进行个性化的病情监测。
目前获批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抗病毒药物(如替诺福韦、替诺福韦二代),可以有效地减缓肝细胞中的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损伤程度。从国外医院获取最新乙肝治疗药物(替诺福韦、替诺福韦二代),患者可以咨询医伴旅。
乙肝一般有以下几种药物治疗手段:干扰素治疗、拉米夫定、替比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但以上药物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很容易产生耐药性(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治疗作用就明显下降),并且还有其他毒副作用。乙肝抗病毒药物TAF(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在2016年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被誉为"有史以来抗病毒效果最强的乙肝药物",TAF(替诺福韦艾拉酚胺)代表了目前乙肝治疗的最高水平。
本内容为医伴旅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医伴旅:寻找优质医疗资源,伴您走上康复之旅
参考资料: 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