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状腺癌(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发病率与地区、种族、性别有一定关系。女性发病较多,男女发病比例为1﹕2~4。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绝大多数甲状腺癌发生于一侧甲状腺腺叶,常为单个肿瘤。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甲状腺癌的免疫治疗及其他进展。
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碘难治甲状腺癌的有效性研究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重要突破性的进展;临床研究及病例报道表明,免疫治疗用于一些罕见疾病及缺乏治疗手段的疾病仍然有效。
研究招募了43名转移或不可切除局晚期碘难治(RAIR)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或未分化型甲状腺癌(ATC)患者,接受200mg的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最佳应答,缓解持续时间(DOR)和安全性。
16名ATC患者中,完全缓解率(CR)为6%,部分缓解率(PR)为19%,病情稳定率(SD)为6%,疾病进展率(PD)为56%,中位DOR为7.3个月,中位PFS为2.3个月,6个月时无进展生存率为33.8%,中位OS为3.6个月,6个月时的总生存率为32.9%。
27名RAIR DTC患者中,CR为0,PR为11%,SD为19%,PD为63%,中位DOR为22.9个月,中位PFS为2.6个月,6个月时无进展生存率为16.9%,中位OS为12.7个月,6个月时的总生存率为73.3%。
安全性方面,ATC患者任何等级的不良事件(AEs)发生率为27%,RAIR DTC患者为73%。发生AEs共计16例患者,发生次数共计30次。
综上,帕博利珠单抗用于ATC疗效可期,对于RAIR DTC缓解率较低。在ATC中,ORR为25%
,DOR为7.3个月。在RAIR DTC中,ORR为11%,DOR为22.9个月。
Tg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及放射性碘治疗后的预测作用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测定被用于预测DTC患者随访期间疾病发展和/或复发;本研究评估了在3种情况下血清Tg的预测价值。
2013年至2016年,回顾性纳入131例PTC患者(女性99例,男性32例,平均年龄50.95±13.82岁)。所有患者术后颈部超声检查淋巴结阴性。通过检测血清(TgTSH、AbTg)和影影像学技术(颈部超声、WBS-)评价治疗的反应(I131)。
所有患者在给予RAI后3、6、12和24个月进行随访评估。根据ATA指南评估不同的临床和病理因素。预后较差的定义为疾病局部或远处复发。
I131治疗之前的预测疾病局部复发Tg临界值为15.49 ng/mL[曲线下面积=0.65(p=0.51)]。
I131治疗之前的预测疾病转移复发Tg临界值为24.04 ng/mL[曲线下面积=0.65(p=0.51)]。
131例患者中有8例(6.1 %)有局部(n=3)或转移性疾病(n=5)。
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I131治疗前血清Tg值是预测PTC患者疾病复发的重要预后因素。但还需要进一步探究Tg在早期患者中的作用。
康奈非尼(Encorafenib)+比美替尼(Binimetinib)±纳武利尤单抗治疗转移性碘难治BRAF V600突变的甲状腺癌的研究设计
Encorafenib (BRAF抑制剂)与Bininmetinib (MEK抑制剂)被批准用于BRAF突变的转移性黑色素瘤(美国);BRAF突变甲状腺癌PD-L1的表达水平提高;anti-PD-1单抗用于转移性DTC的治疗体现出一定的临床疗效(ORR 9%)。
研究招募了92名未接受过BRAF及MEK抑制剂治疗,碘治疗抵抗,BRAF突变的DTC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2组,一组接受450mg的康奈非尼+45mg的比美替尼治疗,另一组接受450mg的康奈非尼+45mg的比美替尼+480mg的纳武利尤单抗治疗。研究的主要终点为ORR(RECIST 1.1),次要终点为安全性及耐受性,PFS,OS和DOR。
结论
帕博利珠单抗用于ATC疗效可期(ORR为25%,DOR为7.3个月),对于RAIR DTC缓解率较低(ORR为 11%,DOR为22.9个月)。
I131治疗前血清Tg值是预测PTC患者疾病复发的重要预后因素。但还需要进一步探究Tg在早期患者中的作用。
注: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不作为用药依据,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