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托那韦、艾治威、Ritonavir、Norvir
成人及1个月以上儿科HIV-1感染者。[ 详情 ]
温馨提示: 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利托那韦(Ritonavir)用药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的合并疾病、正在使用的药物及肝功能状态,并在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肝酶、血糖、血脂及心电图等指标。
利托那韦为CYP3A抑制剂,与CYP3A代谢的药物联用时可能升高后者血药浓度,导致严重不良反应;与CYP3A诱导剂联用时可能降低自身血药浓度,影响疗效。
治疗前及治疗期间需全面评估患者合并用药,避免禁忌联用药物,必要时调整剂量并监测相关药物的不良反应。
口服溶液含乙醇和丙二醇,早产儿代谢丙二醇能力较弱,易导致蓄积中毒,可能出现心脏毒性、乳酸酸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等严重事件,不可用于出生后即刻的早产儿。
若新生儿出生后需立即使用,需严格监测血清渗透压、肌酐及相关毒性症状(如高渗透压、乳酸酸中毒、肾功能损伤等),并综合评估所有药物中的乙醇和丙二醇总摄入量。
治疗前及治疗期间需监测肝功能,尤其是合并乙肝、丙肝感染或原有肝酶异常的患者,治疗前3个月需加强监测。
若出现食欲减退、腹痛、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需及时评估肝功能,必要时停药。
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疑似胰腺炎症状,或实验室检查提示脂肪酶、淀粉酶升高,需暂停治疗并明确诊断,确诊后需停药。
用药期间出现皮疹需及时就医,若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面部肿胀、休克等),需立即停药并给予紧急医疗干预。
有结构性心脏病、传导系统异常、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的患者慎用,与其他可能延长PR间期的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等)联用时需谨慎,必要时监测心电图。
治疗前及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根据结果进行临床干预,同时注意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联用时的禁忌和剂量调整。
用药期间需监测血糖,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若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症状,需及时调整降糖治疗方案。
治疗初期若出现新的感染症状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需及时评估并给予相应治疗。
治疗前及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胆固醇、AST、ALT、GGT、CPK、尿酸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更新于2022年12月15日,说明书网址: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022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