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德昔巴特水合物颗粒为一种口服回肠胆汁酸转运蛋白(IBAT)抑制剂,用于治疗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相关的瘙痒症状。其通过选择性抑制回肠末端的胆汁酸重吸收,降低血清胆汁酸水平,从而缓解胆汁淤积所致的皮肤瘙痒。该药物在临床应用中需严格遵循剂量调整及监测要求,确保疗效与安全性之间的平衡。
药品称呼
通用名称:奥德昔巴特水合物颗粒、Odevixibat Hydrate
商品名称:Bylvay、ビルベイ顆粒
适应靶点
作用靶点为回肠胆汁酸转运蛋白(IBAT)。通过可逆性及高选择性抑制该转运蛋白,减少胆汁酸在回肠末端的重吸收,增加其经结肠的清除,有效降低血清中胆汁酸浓度。
适应症和适应人群
适应症:用于治疗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所伴随的瘙痒症状。
适应人群:适用于体重不低于5公斤的PFIC患者,包括PFIC-1及PFIC-2型。需注意,对于携带ABCB11基因突变且导致BSEP蛋白功能完全缺失的患者,本药物治疗效果可能不显著。
规格与性状
规格:200μg,600μg/盒。
性状:为白色至类白色颗粒剂。Bylvay颗粒200μg:每胶囊型容器中含奥德昔巴特水合物水合物207μg(相当于奥德昔巴特水合物200μg)。Bylvay颗粒600μg:每胶囊型容器中含奥德昔巴特水合物水合物622μg(相当于奥德昔巴特水合物600μg)。识别代码:200μg规格为“A200”(容器帽部标示),600μg规格为“A600”。
主要成分
有效成分:奥德昔巴特水合物(Odevixibat Hydrate)。
辅料:结晶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
用法用量
常规剂量:奥德昔巴特水合物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40μg/kg,于早餐时口服。若疗效不充分,可增至每日一次、每次120μg/kg,但每日总剂量不得超过7200μg。
剂量调整原则:瘙痒改善及血清胆汁酸下降可能较为缓慢,故剂量增加决策应在治疗开始后至少3个月进行评估,且需在患者耐受性良好的前提下进行。若连续用药6个月仍未见效,应重新评估继续治疗的必要性。
体重分层剂量参考:
40μg/kg/日剂量组:体重5.0至7.5公斤者每日200μg;7.5至12.5公斤者每日400μg;12.5至17.5公斤者每日600μg;17.5至25.5公斤者每日800μg;25.5至35.5公斤者每日1200μg;35.5至45.5公斤者每日1600μg;45.5至55.5公斤者每日2000μg;体重超过55.5公斤者每日2400μg。
120μg/kg/日剂量组:体重5.0至7.5公斤者每日600μg;7.5至12.5公斤者每日1200μg;12.5至17.5公斤者每日1800μg;17.5至25.5公斤者每日2400μg;25.5至35.5公斤者每日3600μg;35.5至45.5公斤者每日4800μg;45.5至55.5公斤者每日6000μg;体重超过55.5公斤者每日7200μg。
给药方式:胶囊型容器仅作为包装使用,不可整粒吞服。应于服用前打开容器,将其中颗粒全部与食物同服,每日首次进餐时给药。
具体您可以阅读奥德昔巴特水合物颗粒完整用法用量信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推荐文章:奥德昔巴特水合物颗粒的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下列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中可能发生,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
肝胆系统障碍:常见血胆红素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偶见肝肿大、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
胃肠道障碍:常见腹泻、呕吐、腹痛。
代谢及营养障碍:常见维生素D缺乏;偶见维生素E缺乏。
具体您可以阅读奥德昔巴特水合物颗粒副作用信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推荐文章:奥德昔巴特水合物颗粒的副作用。
注意事项
肝功能监测:治疗前及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密切观察患者临床状态,因可能出现肝酶升高。
腹泻与脱水管理:腹泻为常见不良反应,可能引发脱水。如出现持续性腹痛或腹泻且无其他明确病因,应考虑减量、暂停或终止治疗,并及时处理脱水症状。
脂溶性维生素缺乏:治疗可能引起脂溶性维生素(A、D、E、K)水平下降,建议定期监测其血中浓度及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必要时予以补充。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禁止用于孕妇或可能怀孕的女性。动物研究中,在暴露量相当于人体临床剂量的1.1倍以上时,曾观察到胎儿血管系统畸形(如心室瘘、小心室及主动脉弓扩张)。
【哺乳期女性】尚无人类乳汁中药物排泄数据。动物实验提示药物可经乳汁暴露。应在评估治疗获益与母乳喂养益处后,决定是否继续或停止哺乳。
【具有生殖潜力的男性和女性】对有生育潜能的女性,应在其用药期间及末次给药后5日内采取有效避孕措施,并提供相关避孕指导。
【儿童使用】体重低于5公斤的婴幼儿缺乏有效性与安全性的临床试验数据。
【老年人使用】说明书中尚未明确。
【肾功能损害】说明书中尚未明确。
【肝功能损害】重度肝功能障碍(Child-PughC级)患者血药浓度可能升高,需加强临床监测,注意不良反应。该人群的临床研究尚未开展。
禁忌症
对本品任何成分有过敏史的患者。孕妇或可能怀孕的女性。
药物相互作用
与口服避孕药(炔雌醇/左炔诺孕酮)合用:合用后炔雌醇的AUC降至单用时的83%,左炔诺孕酮的AUC降至88%。
与咪达唑仑合用:合用后咪达唑仑的AUC降至单用时的72%,其代谢物羟基咪达唑仑的AUC降至86%。
与伊曲康唑合用:合用后奥德昔巴特水合物的AUC升高至单用时的151%。
药物过量
说明书中尚未明确。
药代动力学
吸收:口服后吸收极低,绝对生物利用度数据缺失。高脂饮食或与苹果酱同服可显著降低血药峰浓度(Cmax)及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时间约1至5小时。
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超过99%。表观分布容积随剂量增加,在成人中预测约为2510L。
代谢:在人肝细胞中代谢率介于8.2%至22.6%。
排泄:主要经粪便以原形排出(约82.9%),尿中排泄极少(<0.002%)。表观清除率在成人中预测为2180L/h,半衰期约2.5小时。
贮存方法
室温保存,避免光线。开瓶后应保持原包装储存。
研发公司
IPSEN(益普生)株式会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