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巯嘌呤片、巯基嘌呤、Purinethol、6-MP、Xaluprine、Mercaptopurin
适用于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且处于联合化疗维持治疗阶段的成人及儿童患者。[ 详情 ]
温馨提示: 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正确掌握巯嘌呤片的用法用量不仅是确保治疗有效性的基础,更是预防严重毒性的关键。患者应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规范用药,切勿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作为联合化疗维持方案的一部分,巯嘌呤片的推荐起始剂量为每日口服一次,1.5mg/kg至2.5mg/kg。
对于体重不足17kg的患者,无法达到推荐剂量,因为目前唯一可用的剂型规格为50mg。
服用巯嘌呤片时需保持规律,要么始终随餐服用,要么始终空腹服用,不可随意更改。
血常规监测:启动巯嘌呤片治疗后,需监测全血细胞计数(CBC),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剂量——目标是将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维持在理想水平,同时避免出现严重骨髓抑制。
骨髓评估:对于出现持续性骨髓抑制或反复骨髓抑制的患者,需评估骨髓情况,以判断白血病病情及骨髓细胞构成。
酶活性检测:对于出现严重骨髓抑制或反复骨髓抑制的患者,需评估其巯嘌呤S-甲基转移酶(TPMT)和核苷酸二磷酸酶(NUDT15)的活性状态。
无法吞咽片剂的患者,禁止使用巯嘌呤片。
若患者漏服一剂,指导其直接按下一剂的计划时间继续服药(无需补服漏服剂量)。
巯嘌呤片属于细胞毒性药物,需遵循特殊的操作和处置流程。
对于出现严重骨髓抑制或反复骨髓抑制的患者,建议先检测其TPMT和NUDT15是否存在缺乏。
此类患者通常仅需推荐剂量的10%或更低。
已知存在TPMT或NUDT15纯合子缺乏的患者,需降低巯嘌呤片的推荐起始剂量。
需根据患者的耐受性调整巯嘌呤片剂量。
大多数TPMT或NUDT15杂合子缺乏的患者可耐受推荐剂量,但部分患者需根据不良反应调整剂量。
同时存在TPMT和NUDT15杂合子缺乏的患者,可能需要更大幅度地降低剂量。
对于肌酐清除率(CLcr)低于50mL/min的肾功能损害患者,需使用巯嘌呤片的最低推荐起始剂量。
后续根据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维持情况及不良反应调整剂量。
肝功能损害患者需使用巯嘌呤片的最低推荐起始剂量。
后续根据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维持情况及不良反应调整剂量。
当巯嘌呤片与别嘌醇合用时,需将巯嘌呤片的当前剂量降至原剂量的1/3至1/4。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更新于2024年7月9日,FDA说明书网址: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009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