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唑胺属于第1代口服碳酸酐酶抑制药,可抑制体内碳酸酐酶的活性,减少碳酸氢根的生成,进而减少房水的形成,达到降低眼压、颅内压,改善肺脑水肿,增加动脉氧张力等临床疗效,该药常见的副作用有头痛、不适、疲乏、发热、注射部位疼痛、潮红、儿童生长迟缓、弛缓性麻痹、过敏反应等。
乙酰唑胺是1种磺酰胺类碳酸酐酶抑制剂,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眼睫状上皮细胞﹑胰腺细胞和中枢神经细胞中碳酸酐酶的活性,从而产生利尿、降低眼压及改善代谢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青光眼、心源性水肿及脑水肿等,近年来还用于高山病的预防性治疗肿瘤、脑血管病及代谢骨病等。
乙酰唑胺片是一种碳酸酐酶抑制剂,它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碳酸酐酶,降低HCO3-的重吸收,从而引起体内代谢性酸中毒。体内的H+浓度升高,刺激呼吸中枢兴奋,增加肺通气量,进而提高氧分压和氧饱和度,降低二氧化碳分压。
最近的研究表明,乙酰唑胺片还具有其他的效应,包括:
1、降低红细胞容积:乙酰唑胺片可以减少红细胞的体积,可能通过一些机制影响红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2、降低血清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乙酰唑胺片可能减少肾脏释放EPO的量,从而降低血清中EPO的浓度。
3、降低血清转铁蛋白:乙酰唑胺片可能减少转铁蛋白的合成和释放,从而降低血清中转铁蛋白的浓度。
4、提高氧分压及血清铁蛋白浓度:乙酰唑胺片可以通过调节呼吸和氧合作用的机制,提高氧分压和血清铁蛋白的浓度。
5、增加通气量和改善睡眠呼吸暂停:乙酰唑胺片的作用可以增加肺通气量,并改善睡眠呼吸暂停的症状。
6、增加动脉血氧饱和度:乙酰唑胺片的作用可以提高动脉血液中的氧饱和度。
因此,乙酰唑胺片在慢性高原病的治疗中可能具有一定的疗效。然而,具体剂量和疗程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和处方进行,并在医生的监督下使用。
2020年的一项双盲、随机、对照非劣效性试验,验证了乙酰唑胺片更小剂量(125mg/d )与推荐剂量(250mg/d )预防急性高原病(AMS)的疗效。将62.5mg乙酰唑胺片每日两次与推荐剂量125mg 乙酰唑胺片每日两次进行比较,从海拔1240m上升至3810m,主要结局指标为AMS发生率、LakeLouise问卷≥3以及其他症状。结果证实乙酰唑胺片125mg/d预防AMS的疗效无法与250mg/d等效。由于AMS的发病率增加,且没有明显的症状改善,乙酰唑胺片125mg/d不推荐用于AMS预防。
在实验中发现乙酰唑胺片全身副作用为:头痛、不适、疲乏、发热、注射部位疼痛、潮红、儿童生长迟缓、弛缓性麻痹、过敏反应。以下是针对乙酰唑胺片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的一些处理措施:
1、头痛:如果出现头痛,可以尝试休息、放松和轻度运动。避免过度使用镇痛药物,除非在医生指导下。如果头痛持续或加重,建议咨询医生的意见。
2、不适和疲乏:如果出现不适和疲乏感,休息和调整日常活动的强度。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保持良好的饮食和水分摄入。如果不适和疲乏持续或加重,建议咨询医生的意见。
3、发热:如果出现发热,可以采取退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指导使用。如果发热持续或超过几天,或者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建议尽快咨询医生的意见。
4、注射部位疼痛:如果出现注射部位疼痛,可以在注射后应用冷敷或热敷来缓解不适。如果疼痛持续或加重,或者出现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建议咨询医生的意见。
5、潮红:如果出现潮红,可以避免暴露在高温或潮湿环境中,保持身体清凉和舒适。如果潮红持续或加重,建议咨询医生的意见。
6、儿童生长迟缓:如果使用乙酰唑胺片的儿童出现生长迟缓,建议及时咨询儿科医生的意见。医生可能会对孩子进行评估并决定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采取其他措施。
7、弛缓性麻痹:如果出现弛缓性麻痹的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乙酰唑胺片,并紧急就医。弛缓性麻痹可能是严重的副作用,需要专业医生的紧急处理。
8、过敏反应: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使用乙酰唑胺片,并就医寻求紧急救治。
请注意,以上处理措施仅为一般性建议。如果您遇到任何副作用或不适,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剂师的意见。他们可以为您提供个体化的指导和处理建议。
注: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不作为用药依据,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
扫码关注
了解最新国际医疗资讯!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京) - 非经营性-2020-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