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普拉珠单抗是一种靶向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单克隆抗体,主要用于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该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明确的治疗作用,但其用药方式、剂量调整及人群适应性均需严格遵循规范。
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应严格按照医嘱执行用药计划,避免漏服或误服。
若在血浆置换期间漏服,应尽快补上。若在血浆置换期后漏服,且未超过预定给药时间12小时,可进行补药。若已超过12小时,则建议跳过此次剂量,继续按原定计划进行下一剂的给药,避免重复使用。
卡普拉珠单抗的剂量应根据治疗阶段和个体情况调整。初始治疗通常在血浆置换开始时进行。治疗首日,应在血浆置换开始前至少15分钟静脉推注11mg,血浆置换完成后当日再皮下注射11mg。此后,每日血浆置换结束后继续皮下注射11mg,具体用药安排应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
使用卡普拉珠单抗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了解这些反应有助于及时识别并采取应对措施。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鼻出血、头痛、牙龈出血等,这些反应多数为轻度至中度,通常在治疗过程中自行缓解。
鼻出血是最常报告的不良事件之一,可能与药物对vWF的作用机制有关。头痛和牙龈出血的发生率也较高,提示在治疗期间应加强观察和护理。
虽然发生率较低,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出血事件,如严重的鼻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胃肠道出血或阴道出血等。
此外,注射部位出血、发热、背痛及尿路感染也可能出现。对于有基础疾病或正在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出血风险更高,应密切监测。
在特定人群中使用卡普拉珠单抗时,需结合生理特点和潜在风险进行综合评估,以制定合理的用药策略。
卡普拉珠单抗在孕期使用可能带来母体及胎儿的出血风险。目前尚无充分数据支持其在孕期的安全性,因此建议仅在治疗获益明显大于潜在风险时才考虑使用,并在用药期间密切监测出血体征。
对于妊娠期aTTP患者,应由多学科团队共同评估治疗方案,确保母婴安全。
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卡普拉珠单抗是否会通过乳汁分泌。哺乳期女性在使用该药时,需权衡母乳喂养的益处与潜在风险。
建议在接受治疗期间暂停哺乳,并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恢复哺乳。
卡普拉珠单抗在儿童人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明确,临床数据有限,因此应谨慎使用。
对于老年人,因临床研究数据不足,用药时应根据个体情况评估,包括肾功能、肝功能及整体健康状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包括轻至重度肾功能损害(CrCl 15–90 mL/min),无需调整卡普拉珠单抗的剂量。
在严重肝功能损害患者中,可能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增加出血风险,因此在用药期间应密切监测相关指标,必要时调整治疗策略。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4年10月30日,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7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