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甲酸胶囊(Vesanoid)由罗氏公司开发,并于1995年被美国FDA批准上市。
维甲酸胶囊仅适用于经细胞遗传学或分子检测确认存在t(15;17)易位或PML/RARα融合基因的APL患者。若无该遗传标志,不建议使用。
所有育龄女性在开始治疗前必须进行妊娠测试,结果应为阴性。女性患者需在治疗期间及末次剂量后1个月内采取两种有效避孕措施。
男性患者若有育龄女性伴侣,也需在治疗期间及末次剂量后1周内采取有效避孕。
进行肝功能、血脂(空腹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血常规及心电图等基础检查,评估是否有颅内高压、血栓史或其他禁忌症。
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体重增加、水肿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出现症状应立即就医,接受高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并考虑暂停维甲酸胶囊。
部分患者会出现白细胞显著升高,尤其在基线白细胞计数较高者中风险更大。可联合使用细胞减灭药物(如羟基脲或蒽环类药物)以控制白细胞数量。
患者可能出现高胆固醇或高甘油三酯,需定期检测血脂水平,患者会出现肝功能异常,需定期复查肝酶,若超过正常值5倍应考虑停药。
治疗初期尤其是第一个月内,需警惕静脉或动脉血栓事件,避免与抗纤溶药物联用。
避免与强效CYP3A抑制剂(如酮康唑)或诱导剂(如利福平)合用,不宜同时使用维生素A或其他可能引起颅内高压的药物(如四环素类)。
需随餐服用,整粒吞服,不可咀嚼或打开胶囊。若漏服,距离下一次服药时间超过10小时方可补服;若服药后呕吐,不需补服,按原计划继续用药。
女性需在停药后继续避孕1个月,男性需避孕1周,以防止胚胎毒性风险。
治疗期间及停药后1周内,不建议进行母乳喂养。
即使达到完全缓解,也需继续接受化疗巩固治疗,并定期进行血液学、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复查,以防复发。
儿童患者需注意颅内高压和严重头痛,必要时进行腰椎穿刺或剂量调整。老年患者虽无明显差异,但仍需密切监测心、肝、肾功能及血脂变化。
如出现皮疹、感染、出血、视觉障碍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生或药师报告,必要时联系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更新于2024年10月,FDA说明书网址: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02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