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4月28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米哚妥林上市,用于治疗FLT3+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米哚妥林是25年来AML首款新药,也是第一款与化疗联用治疗AML的靶向药物。
那么,米哚妥林治疗白血病效果怎么样呢?
米哚妥林治疗白血病的治疗效果:
国际多中心FLT3+ AML 3期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检测了3277例AML,招募了其中符合要求的717例FLT3+患者,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米哚妥林与化疗(柔红霉素+阿糖胞苷)的联合疗法,一组只接受化疗。
研究发现,与只接受化疗的对照组相比,接受联合疗法的患者在总生存期上有着显著的改善,米哚妥林组中位总生存期(OS)为74.7月,对照组为25.6月(HR = 0.78;p值为0.009)。
米哚妥林组4年总生存率为51.4%,对照组为44.3%。米哚妥林组完全缓解率58.9%,对照组为53.5%。米哚妥林组中位无事件生存期(EFS)为8.2月,对照组为3月。基于这些出色的数据,FDA批准米哚妥林上市。
另外,研究发现,米哚妥林(PKC412)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够有选择性地抑制激活性突变KIT基因,通过这一靶向药物治疗,参与研究的约六成严重患者病情得到明显好转。
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米哚妥林能遏制器质性病变和肥大细胞的浸润性增生,患者寿命能由此平均延长28.7个月。但药物同时会产生恶心呕吐、血象变化等副作用。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4年6月18日,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15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