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丙肝是由丙肝病毒(HCV)所引起,是通过输血或血制品、血透析、单采血浆还输血球、肾移植、静脉注射毒品、性传播、母婴传播等传染引起的。
丙肝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以下几类:静脉毒瘾者,因为共用不洁注射器而造成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丙型肝炎患者有密切的接触者,如家庭成员中夫妻、子女;与丙肝感染者有过性行为的人,如丙肝感染者的同性恋及异性恋人等;输过血及血液制品的人,特别是有过输血史者更是高危人群;血液透析者,反复接触血液会增加感染的风险等。
有资料显示,输血感染是丙肝感染的主要途径,大约七成丙肝患者是输血感染的。
专家称大约有70%的丙肝病人是通过输血和其他血制品,例如血浆、球蛋白等的途径感染丙肝病毒的。1993年前输注过血液或血制品的人,就应该特别注意了,因为丙肝病毒是在1989年才发现的,1993年前医院和血站对血液的管理还比较落后,血液有可能感染了丙肝病毒。
有些年轻的病人来检查,查到有丙肝时,才想起小的时候输注血浆或注射球蛋白,因此,只要曾经输过血或者血制品的,都有必要检测丙肝抗体。没输过血液不等于没有感染丙肝,调查数据表明,有30%的丙肝患者是通过其他途径感染病毒的,比如,在一些不正规的小诊所看病,使用的输液器或者针头消毒不严格等医源性途径感染的很常见。
医伴旅建议以上人群特别是输过血及血液制品的人应每3个月就去医院体检,掌握自身情况,早发现早治疗。更多丙肝药物(索非布韦、达卡他韦、吉二代和吉三代)的信息,患者可以咨询医伴旅。
参考资料: 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