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表明,呋喹替尼可显著延长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适用于经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患者。
药品称呼
通用名称:呋喹替尼、Fruquintinib
商品名称:Fruzaqla
适应靶点
VEGFR-1、VEGFR-2、VEGFR-3(IC50值分别为33nM、35nM和0.5nM)。
适应症和适应人群
适应症
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氟尿嘧啶类、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抗VEGF疗法,以及RAS野生型患者中接受过抗EGFR疗法(如适用)的成人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
适应人群
成年mCRC患者(18岁及以上)。
规格与性状
规格
5mg*21粒/瓶。
性状
5mg胶囊:红色不透明帽/白色不透明体,每瓶21粒。
主要成分
活性成分:呋喹替尼。
辅料:玉米淀粉、微晶纤维素、滑石粉、二氧化钛等。
用法用量
1、推荐剂量
5mg口服,每日1次,连续服用21天,随后停药7天(28天为一周期),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毒性。
2、剂量调整
首次减量:4mg/日;第二次减量:3mg/日。若无法耐受3mg/日,则永久停药。
3、不良反应调整(根据CTCAE分级)
高血压:3级暂停用药,恢复后减量;4级永久停药。
出血事件:2级暂停至恢复,3-4级永久停药。
肝毒性:ALT/AST>3倍ULN或胆红素>1.5倍ULN时暂停,恢复后减量;若伴胆红素>2倍ULN则永久停药。
蛋白尿:≥2g/24小时暂停,恢复后减量;肾病综合征永久停药。
具体您可以阅读呋喹替尼完整用法用量信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推荐文章:呋喹替尼(Fruquintinib)的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20%)
高血压、手足皮肤反应(PPE)、蛋白尿、发声困难、腹痛、腹泻、乏力。
严重不良反应
1、高血压危象(0.3%)、胃肠道穿孔(1.3%)、肝毒性(5%≥3级)、动脉血栓(0.8%)、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
2、感染(18%vs安慰剂12%),包括肺炎、尿路感染等。
具体您可以阅读呋喹替尼完整不良反应信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推荐文章:呋喹替尼(Fruquintinib)的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高血压:治疗前控制血压,治疗期间每周监测1次,1个月后至少每月1次。
出血风险:高危患者密切监测,严重出血永久停药。
肝功能:用药前及期间定期检测ALT、AST、胆红素。
手术管理:重大手术前后各停药2周,伤口完全愈合后再恢复用药。
过敏反应:1mg胶囊含柠檬黄和日落黄,可能引发哮喘或过敏。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基于动物研究,呋喹替尼可能导致胎儿伤害,治疗前需确认妊娠状态并告知孕妇潜在风险,不建议妊娠期间使用。
【哺乳期女性】缺乏呋喹替尼在人乳汁中的数据,建议治疗期间及末次剂量后2周内避免哺乳以防止对乳儿的潜在风险。
【具有生殖潜力的男性和女性】女性及伴侣有生殖潜力的男性在治疗期间及末次剂量后2周内需使用有效避孕措施,生育需求患者需与医生沟通评估生育力影响。
【儿童使用】18岁以下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不推荐使用。
【老年人使用】临床研究表明老年患者(≥65岁)与年轻患者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无差异,无需调整剂量。
【肾功能损害】轻度至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无需剂量调整,终末期肾病或需透析患者的数据尚不明确。
【肝功能损害】轻度肝功能损害患者无需剂量调整,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需谨慎使用并评估获益与风险,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不推荐使用。
禁忌症
无明确禁忌症。
药物相互作用
其他药物对呋喹替尼的影响
强效CYP3A诱导剂:避免与强效CYP3A诱导剂(如利福平)合用。合用可能降低呋喹替尼的血药峰浓度(Cmax)和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导致疗效下降。
中效CYP3A诱导剂:尽可能避免与中效CYP3A诱导剂(如依非韦伦)合用。若无法避免合用,仍按推荐剂量服用,但需关注疗效变化,因合用可能降低呋喹替尼的Cmax和AUC,潜在影响疗效。
其他药物:与强效CYP3A抑制剂(如伊曲康唑)、质子泵抑制剂(如雷贝拉唑)、P-糖蛋白(P-gp)底物(如达比加群酯)、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底物(如瑞舒伐他汀)合用时,呋喹替尼及合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均无临床显著差异,无需调整剂量。
药物过量
尚不明确。若发生过量,应立即就医并采取对症支持治疗。
药代动力学
达峰时间:约2小时。
半衰期:42小时。
代谢:主要通过CYP3A及非CYP途径(硫酸化、葡萄糖醛酸化)。
排泄:60%经尿(0.5%原形)、30%经粪(5%原形)。
贮存方法
20℃-25℃室温保存,允许短期暴露于15℃-30℃。保持药品干燥,避免潮湿。
研发公司
和记黄埔医药(HUTCHMED),武田制药(Taked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