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是一种口服抗肿瘤药物,由曲氟尿苷(Trifluridine,FTD)和替匹嘧啶盐酸盐(Tipiracil Hydrochloride,TPI)组成。曲氟尿苷通过掺入肿瘤细胞DNA抑制其增殖,替匹嘧啶则通过抑制胸苷磷酸化酶(TPase)减少曲氟尿苷的降解,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适用于经治的晚期结直肠癌和胃癌,需在具备化疗经验的医师指导下使用。
药品称呼
通用名称:曲氟尿苷替匹嘧啶、Trifluridine and Tipiracil
商品名称:朗斯弗、Lonsurf
适应靶点
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通过双重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
曲氟尿苷作为胸苷类似物,掺入肿瘤细胞DNA,干扰DNA合成及功能。
替匹嘧啶抑制胸苷磷酸化酶(TPase),减少曲氟尿苷的代谢降解,维持其血药浓度。
靶点涉及DNA合成途径及核苷代谢关键酶。
适应症和适应人群
适应症:
不可切除的晚期或复发性结直肠癌。
化疗后进展的不可切除的晚期或复发性胃癌(包括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适应人群:
成年患者,需既往接受过含氟尿嘧啶、伊立替康、奥沙利铂等方案的化疗。
结直肠癌患者若为KRAS野生型,需既往接受过抗EGFR抗体治疗。
不适用于初治、术后辅助治疗或联合其他抗肿瘤药物(除贝伐珠单抗外)的治疗。
规格与性状
规格:15mg*60片/盒,20mg*60片/盒。
性状:
15mg为白色扁平椭圆形薄膜衣片,直径7.1mm,厚度2.7mm,质量122.7mg。
20mg为淡赤色扁平椭圆形薄膜衣片,直径7.6mm,厚度3.2mm,质量163.6mg。
主要成分
活性成分:曲氟尿苷(Trifluridine)、替匹嘧啶盐酸盐(Tipiracil Hydrochloride)。
辅料:乳糖水合物、部分预胶化淀粉、羟丙甲纤维素、硬脂酸镁、聚乙二醇6000、二氧化钛等。
用法用量
常规剂量
成人初始剂量根据体表面积(BSA)确定,以曲氟尿苷计约为35mg/m²/次,每日两次(早、晚餐后),连续服用5天,停药2天,再重复5天服药后停药14天,此为1个疗程(28天周期)。
具体剂量根据BSA调整如下:
BSA<1.07m²:35mg/次(70mg/日)。
1.07≤BSA<1.23m²:40mg/次(80mg/日)。
1.23≤BSA<1.38m²:45mg/次(90mg/日)。
1.38≤BSA<1.53m²:50mg/次(100mg/日)。
1.53≤BSA<1.69m²:55mg/次(110mg/日)。
1.69≤BSA<1.84m²:60mg/次(120mg/日)。
1.84≤BSA<1.99m²:65mg/次(130mg/日)。
1.99≤BSA<2.15m²:70mg/次(140mg/日)。
BSA≥2.15m²:75mg/次(150mg/日)。
剂量调整与注意事项
餐后服用:避免空腹服药,以免曲氟尿苷血药峰浓度(Cmax)升高。
血液学与生化监测:
每疗程开始前需满足以下标准方可给药:
血红蛋白≥8.0g/dL、中性粒细胞≥1,500/mm³、血小板≥75,000/mm³、总胆红素≤1.5mg/dL、AST/ALT≤2.5倍上限(肝转移者≤5倍)、肌酐≤1.5mg/dL、外周神经毒性≤Grade2、非血液毒性≤Grade1。
若出现以下情况需停药直至恢复:
血红蛋白<7.0g/dL、中性粒细胞<1,000/mm³、血小板<50,000/mm³、总胆红素>2.0mg/dL、AST/ALT超标、肌酐>1.5mg/dL、非血液毒性≥Grade3。
若前一疗程中出现中性粒细胞<500/mm³或血小板<50,000/mm³,下一疗程需减量10mg/日(最低至30mg/日)。
特殊剂量说明:50mg/日剂量需分次服用(早餐后20mg,晚餐后30mg)。
具体您可以阅读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完整用法用量信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推荐文章: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的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重大副作用
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58.2%)、贫血(29.6%)、白细胞减少(21.0%)、血小板减少(18.0%)、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2.4%)。
感染症:肺炎(0.8%)、败血症(0.4%),可能致命。
间质性肺疾病:需监测咳嗽、呼吸困难、发热,疑似时停药并给予糖皮质激素。
其他常见副作用(发生率≥10%)
消化系统:腹泻、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全身症状:疲劳、无力。
皮肤:脱发、皮疹、手足综合征。
实验室异常: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体重下降。
具体您可以阅读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副作用信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推荐文章: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的副作用。
注意事项
治疗前评估:需在具备急救条件的医疗机构由经验丰富的医师使用,治疗前需充分告知患者获益与风险并获知情同意。
骨髓抑制管理:定期监测血常规,警惕感染与出血风险。
药物相互作用风险:避免与氟尿嘧啶类、叶酸代谢拮抗剂(如甲氨蝶呤)联用,以防骨髓抑制加重。
肝肾功能监测: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调整剂量并加强观察。
服药指导:PTP包装需取出药片服用,避免误吞包装导致食管损伤。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禁忌。动物实验显示胎儿毒性与致畸性,需在治疗期间及停药后6个月内有效避孕。
【哺乳期女性】建议停止哺乳。大鼠实验中药物可分泌至乳汁。
【具有生殖潜力的男性和女性】女性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6个月内需避孕。男性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3个月内需使用屏障避孕。
【儿童使用】未建立安全性与有效性数据。动物实验提示可能影响牙齿发育。
【老年人使用】生理功能减退,需谨慎给药并密切监测。
【肾功能损害】轻中度损害(CLcr30-89mL/min)需参考给药标准并考虑减量。重度损害(CLcr15-29mL/min)需谨慎评估给药必要性,并加强副作用监测。
【肝功能损害】中度损害患者有高胆红素血症风险。重度损害患者数据不足,需避免使用或极度谨慎。
禁忌症
对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成分有严重过敏史者。
孕妇或可能妊娠的女性。
药物相互作用
氟尿嘧啶类抗肿瘤药(如卡培他滨、替加氟):联用可能加重骨髓抑制,因替匹嘧啶抑制TPase影响代谢。
叶酸代谢拮抗剂(如甲氨蝶呤):增加骨髓抑制风险。
其他抗肿瘤药或放疗:可能增强骨髓抑制或胃肠道毒性,需密切监测并适时调整剂量。
抗病毒胸苷类似物(如齐多夫定):可能相互拮抗,降低疗效。
药物过量
说明书中尚未明确具体处理方案。疑似过量时需立即停药,采取对症支持治疗,重点监测骨髓抑制与感染迹象。
药代动力学
吸收:口服后曲氟尿苷血药浓度随重复给药累积(Cmax增至1.4倍,AUC增至2.6倍),替匹嘧啶无蓄积。进食可降低曲氟尿苷与替匹嘧啶的Cmax和AUC。
分布:曲氟尿苷血浆蛋白结合率96.7-97.3%(主要与白蛋白结合),替匹嘧啶结合率低(1.3-7.1%)。
代谢:曲氟尿苷经TPase代谢为三氟胸腺嘧啶(FTY),进一步转化为5-羧基尿嘧啶;替匹嘧啶几乎不代谢。
排泄:曲氟尿苷主要以FTY形式经尿排泄(0.96-7.64%),替匹嘧啶尿排泄率19.0-22.9%,粪便排泄约50%。
贮存方法
贮存条件:室温保存。
研发公司
日本大鹏药品工业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