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托布鲁替尼是新一代BTK抑制剂,为耐药性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提供重要治疗选择,但需严格监测肝功能和感染风险。临床使用应遵循个体化方案。如需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可点击屏幕右下方对话框,医伴旅客服人员将为您提供一对一在线答疑。
药品称呼
通用名称:吡托布鲁替尼
商品名称:Jaypirca
英文名称:Pirtobrutinib
适应靶点
Bruton酪氨酸激酶(BTK)
适应症和适应人群
套细胞淋巴瘤(MCL)
适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种系统治疗(含一种BTK抑制剂)的复发性或难治性成人患者。
基于加速批准程序,需通过验证性试验确认临床获益。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
适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种系统治疗(含一种BTK抑制剂和一种BCL-2抑制剂)的成人患者。
基于加速批准程序,需通过验证性试验确认临床获益。
剂型和规格
片剂:50mg、100mg
主要成分
活性成分:吡托布鲁替尼
用法用量
1、推荐剂量
200mg口服,每日一次,随水整片吞服(可空腹或餐后)。
2、剂量调整
不良反应:根据毒性等级暂停给药、减量(如首次≥3级非血液毒性暂停至恢复后原剂量继续,第二次发生则减至100mg,第三次减至50mg)或永久停药。
严重肾功能不全(eGFR 15-29mL/min):剂量减至100mg(原200mg者)或50mg(原100mg者),eGFR≥30mL/min无需调整。
3、药物相互作用
强效CYP3A抑制剂:避免联用,必要时剂量减少50mg。
中/强效CYP3A诱导剂:避免联用,必要时中效诱导剂联用时剂量增加50mg。
4、漏服处理
若漏服超过12小时,跳过该剂量,次日按原计划服药。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20%)
血液学异常:中性粒细胞减少(46%)、血红蛋白降低(39%)、淋巴细胞减少(31%)、血小板减少(29%)。
全身症状:疲乏(32%)、肌肉骨骼疼痛(30%)、COVID-19感染(22%)。
其他:腹泻(24%)、瘀斑(21%)、咳嗽(20%)。
严重不良反应
感染:24%患者发生≥3级感染(如肺炎、败血症),4.4%致死。
出血:3%患者发生≥3级出血(如消化道出血),0.3%致死。
心脏事件:3.2%患者出现房颤/房扑,1.5%为≥3级。
二次恶性肿瘤:9%患者发生(如非黑色素瘤皮肤癌)。
注意事项
感染监测: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感染体征,必要时给予预防性抗感染治疗或疫苗接种。
出血风险:避免联用抗栓药物,手术前需停药3-7天。
血细胞减少:定期监测全血细胞计数,必要时调整剂量。
心脏监测:有心血管风险者需警惕心律失常(如心悸、晕厥)。
皮肤癌筛查:建议使用防晒措施并定期皮肤检查。
肝毒性:基线及治疗期间监测肝酶,疑似药物性肝损伤时停药。
胚胎毒性:育龄女性需避孕至末次给药后1周。
特殊人群用药
1.孕妇
可能致胎儿畸形,妊娠期间禁用;治疗前需确认妊娠状态。
2.哺乳期女性
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1周内禁止哺乳。
3.育龄男女
女性需使用有效避孕措施至末次给药后1周;男性对生育力的影响尚未明确。
4.儿童
安全性和有效性未确立。
5.老年人(≥65岁)
无需调整剂量,但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可能更高。
6.肾功能损害
严重损害(eGFR 15-29 mL/min)需减量;轻中度无需调整。
7.肝功能损害
轻中重度损害均无需调整剂量,但需密切监测肝功能。
禁忌症
说明书中尚未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
1.强效CYP3A抑制剂(如伊曲康唑)
增加吡托布鲁替尼暴露量,需减少剂量。
2.CYP3A诱导剂(如利福平)
降低吡托布鲁替尼暴露量,需避免联用或增加剂量。
3.敏感底物(CYP2C8/CYP2C19/CYP3A/P-gp/BCRP)
可能增加相关药物(如瑞格列奈、地高辛)的血药浓度,需参考其说明书调整剂量。
药代动力学
吸收:口服生物利用度85.5%,达峰时间约2小时,食物对吸收无显著影响。
分布:蛋白结合率96%,表观分布容积34.1L。
代谢:主要经CYP3A4代谢,次要经UGT1A8/9葡萄糖醛酸化。
排泄:57%经尿(10%原型)、37%经粪(18%原型),半衰期约19小时。
特殊人群:严重肾损(eGFR 15-29mL/min)时AUC增加62%。
贮存方法
20°C–25°C(允许15°C–30°C短期存放)。
生产厂家
美国礼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