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鲁唑片属于苯并噻唑类药物,通过调节谷氨酸能神经传递及抑制神经细胞损伤等途径发挥作用。该药物主要用于延缓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疾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在延缓疾病进展的同时可能引发多种不良反应。
利鲁唑片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涉及多个系统的不良反应,具体副作用可咨询专业医师。
胃肠道反应最为常见,可出现恶心、呕吐,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头晕、嗜睡和头痛。乏力感发生率高,可能影响日常活动。
患者可出现转氨酶升高,通常为轻度至中度,还有胆红素升高、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这些变化多发生在治疗初期3个月内。
间质性肺病发生率,但可能危及生命。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虽罕见但需警惕。极少数病例报告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表现为皮肤青紫。
及时识别这些不良反应是采取干预措施的前提。
针对不同副作用需采取针对性缓解策略,以下从消化道症状、肝功能保护和神经系统反应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建议餐后服药以减少胃部刺激。分次少量进食可缓解恶心,必要时使用昂丹司琼等止吐药。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预防腹泻引起的脱水。
治疗前需评估基线肝功能,异常者慎用。每月监测ALT水平,升高至3倍上限时考虑减量。避免合用肝毒性药物,必要时加用保肝药物如谷胱甘肽。
头晕患者应缓慢改变体位。嗜睡明显者可调整服药时间为晚间。头痛可尝试非甾体抗炎药缓解,严重者需评估减量可能。
个体化的缓解策略能显著改善患者耐受性。
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以下从剂量方案、监测要求和禁忌人群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推荐剂量为50mg每12小时一次,固定时间服用。漏服时不需补服,按原计划继续下次给药。增量不能提高疗效,反而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治疗前3个月每月检测肝功能,之后每3个月复查。出现发热需立即检查血常规。呼吸症状需行胸部影像学检查评估肺间质病变。
肝功能异常(ALT>5倍上限)者禁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避免使用。儿童安全性未确立,不推荐使用。日本患者需谨慎调整剂量。
严格遵循用药规范能使药物更好地发挥治疗效果。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0年11月5日,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020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