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沙替尼是一种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白血病中具有重要地位。不同人群的用药方案需要个体化调整,本文将详细阐述达沙替尼的标准用法用量、常见副作用表现以及特殊人群的用药注意事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系统指导。
达沙替尼的给药方案需根据疾病类型、分期和患者特征进行个体化调整,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慢性期CML患者推荐剂量为100mg每日一次口服。加速期、急变期CML或Ph+ALL患者剂量提高至140mg每日一次。片剂应整片吞服,不可分割、碾碎或咀嚼,可与食物同服或空腹服用,建议固定时间给药以提高依从性。
1岁以上儿童按体重调整剂量:10-20kg给予40mg/日,20-30kg给予60mg/日,30-45kg给予70mg/日,≥45kg给予100mg/日。Ph+ALL患儿需在确诊后尽早开始用药(不晚于化疗第15天),持续治疗2年。
出现3-4级血液学毒性需暂停用药,恢复后考虑减量。非血液学毒性≥3级也应暂停,恢复后减量重启。与强效CYP3A4抑制剂合用时需减量,诱导剂联用则可能需要增量。抗酸剂需间隔至少2小时服用,H2受体拮抗剂和PPI应避免使用。
规范的用法用量是达沙替尼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
了解和管理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是临床使用的重要环节。
血液学毒性最为常见,包括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贫血。体液潴留多表现为胸腔积液。胃肠道反应如腹泻、恶心通常为轻度至中度。
肺动脉高压虽罕见但后果严重,需永久停药。QT间期延长可能诱发心律失常,治疗前需纠正电解质紊乱。严重出血事件与血小板减少和功能异常相关,需避免联用抗凝药物。
骨髓抑制可通过暂停用药或减量处理。轻度胸腔积液可使用利尿剂,中重度需考虑穿刺引流。腹泻可采用对症止泻治疗。皮疹通常为自限性,严重皮肤反应需永久停药。
不同人群的用药方案需要个体化调整。
孕妇禁用,用药前必须确认妊娠状态。哺乳期妇女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2周内禁止哺乳。有生育能力的患者需采取高效避孕措施,治疗期间及停药后30天内应持续避孕。
1岁以上儿童需严格按体重调整剂量。长期治疗需监测骨骼发育,包括生长速度、骨密度和性发育情况。Ph+ALL患儿需密切监测联合化疗的叠加毒性。
老年人更易出现疲劳和胸腔积液,需加强监测。肝功能不全患者可能需要减量,中重度肝损患者慎用。肾功能不全患者虽无需调整起始剂量,但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特殊人群的用药决策需要综合考虑风险和获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4年3月15日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