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沙替尼是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费城染色体阳性白血病的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该药物通过独特的分子机制,为不同阶段的CML和Ph+ALL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选择。本文将系统介绍达沙替尼的适应症范围、药理作用机制以及使用禁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全面指导。
达沙替尼具有明确的适应症范围,主要针对费城染色体阳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对于新诊断的慢性期CML患者,达沙替尼可作为一线治疗选择。对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各期CML患者(包括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达沙替尼显示出显著疗效。在Ph+ALL成人患者中,对既往治疗失败者,达沙替尼提供了重要的挽救治疗选择。
1岁以上儿童慢性期CML患者可使用达沙替尼治疗。对于新诊断的Ph+ALL儿童患者,达沙替尼需与化疗联合使用,从诱导化疗阶段开始给药,持续治疗2年。
达沙替尼对多种BCR-ABL突变型(除T315I外)均保持活性,包括常见的伊马替尼耐药突变。其良好的中枢神经系统渗透性,对预防和治疗Ph+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具有独特优势。
达沙替尼的适应症范围反映了其在Ph+白血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达沙替尼通过多靶点抑制机制发挥抗白血病作用。
达沙替尼通过抑制BCR-ABL、SRC家族激酶(SRC、LCK、YES、FYN)、c-KIT、EPHA2和PDGFRβ等多种酪氨酸激酶的活性,阻断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信号传导。相比第一代TKI,其对BCR-ABL的抑制活性更强,能克服多数伊马替尼耐药突变。
在新诊断慢性期CML患者中,达沙替尼治疗12个月的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较高。
每日一次给药方案显著提高了患者依从性。其独特的穿越血脑屏障能力,有效预防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复发。部分获得深度分子学缓解的患者可考虑治疗中断,实现无治疗缓解。
达沙替尼的多靶点作用机制为其卓越的临床疗效奠定了基础。
患者用药前需明确禁忌人群。
孕妇绝对禁用,动物实验显示其具有明确的胚胎毒性和致畸风险。确诊肺动脉高压的患者需永久停药。对达沙替尼或任何辅料过敏者禁用。
严重肝功能损害患者需谨慎评估风险获益比。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史、QT间期延长或电解质紊乱的患者,需在充分评估后谨慎使用。活动性出血或严重血小板减少患者应暂缓用药。
1岁以下婴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哺乳期妇女治疗期间应停止哺乳。老年人更易出现不良反应,需加强监测。有生育需求的患者需采取高效避孕措施。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4年3月15日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