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纳替尼在2016年11月底,于美国获批上市,并且是快速审批通道。帕纳替尼主要用于治疗对酪氨酸激酶抑制药耐药或不能耐受的慢性期、加速期或急变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及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近期还有研究证明,接受过多次预先治疗的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接受帕纳替尼治疗后,能够有较长时间的缓解。
尽管第一代、二代TKIs改善了CML及Ph+ALL患者的临床结局,但耐药仍发生在一些BCR-ABL突变患者中,尤其是T315I突变。在第三代TKIs帕纳替尼获批之前,市场上没有TKIs能克服这些BCR-ABL突变患者耐药、难治或不耐受的情况。帕纳替尼的注册二期临床研究中,共收入449例CML或Ph+急淋患者(其中慢性期CML病人267例)。疗效分析显示,在慢性期CML患者中,主要细胞遗传学总反应率为56%(其中无T315I和有T315I突变的患者反应率分别是51%和70%),主要分子学总反应率34%(其中无T315I和有T315I突变的患者反应率分别是27%和56%)。在加速期CML、急变期CML和Ph+急淋患者中,帕纳替尼取得的主要血液学反应率分别为55%、31%和41%。因此,帕纳替尼是一种强有效的口服TKIs,对于难治性的CML患者,尤其有T315I突变的患者来说,帕纳替尼成为非常重要的临床选择。
临床试验中,帕纳替尼常见的副作用包括高血压、皮疹、腹泻腹痛、疲劳乏力、头痛、便秘、发热、恶心呕吐、关节痛。血液学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减少、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4年03月19日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3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