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3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奥斯替尼用于二线治疗EGFR T790M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从受理(2016年9月)到上市申请批准(2017年3月),仅用了7个月。
它创造了进口药在中国最快获批速度,只晚于美国1年4个月。以往,不管药多好,新药在美国上市后,通常至少要等3-5年甚至更长才能在中国获批。
那么,奥斯替尼治疗肺癌的效果如何?
奥斯替尼治疗肺癌的治疗效果:
奥斯替尼获得美国FDA的“突破性药物”和“罕见病药物”认定以及“优先评审”的奖励,是第一个被批准上市的治疗T790M突变阳性的、接受过其他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类药物治疗后病情依然有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在共有411名受试者参与的两个单臂多中心的2期临床试验中,受试者要么经检测具有EGFR T790M突变,要么之前经过其它EGFR抑制剂治疗但依然有进展,在这两个试验中AZD9291的客观应答率分别为57%和61%。因为ADZ9291是EGFR的不可逆抑制剂,能和分子靶点形成共价键,所以理论上应答持续更久,产生耐药的机会相应减少。
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有EGFR T790M 突变的):口服, 80 mg,每天一次,直至疾病进展或不可接受的副作用。
奥斯替尼的获批为EGFR突变高发的中国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它打破了中国肺癌患者在经过EGFR-TKI治疗耐药后无药可医的瓶颈,是肺癌靶向治疗的重大进展。奥斯替尼的获批,可以为更多肺癌患者带来创新的治疗方案,延长他们的生命。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4年09月25日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8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