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都知道,氯喹咪唑酮治疗效果显著,那么氯喹咪唑酮到底好在哪里呢?我们来了解一下。氯喹咪唑酮适用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等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出现的难以控制的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增多症或血小板水平升高通常是骨髓增生性疾病,如自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的一个指征。在骨髓增生性疾病患者中,出血性或血栓并发症也可能是由于血小板功能异常所致。此外,出血性或血栓并发症可分别出现也可同时发生,并且,这些并发症的发生通常是不可预测的。血小板计数低于 600 , 000/μL 的 ET患者,曾有报告出现与高血小板水平患者类似的症状和并发症。一些专家因此建议,对一些低血小板计数的患者也可采取积极的血小板控制治疗 。
临床数据表明,氯喹咪唑酮治疗血小板增多症疗效显著。经过氯喹咪唑酮治疗以后70%以上的病人血小板计数降至治疗前的50%或低于600×10^9/升 ,且疗效持续4年。对12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氯喹咪唑酮进行研究,所有的患者使用羟基脲治疗,其中一些使用α-干扰素(单独或联用羟基脲)、白消安或美法仑治疗。使用氯喹咪唑酮前血小板为(970-3600)×10^9升 (平均为2000×10^9/升 ),7例患者有出、凝血并发症。氯喹咪唑酮治疗后所有的患者血小板数下降至小于600×10^9/升 (中位数为343×10^9/升 ),出、凝血症状消失。
以上便是我们医伴旅海外医疗咨询服务公司为您提供的氯喹咪唑酮治疗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试验带来的效果,由此看来,氯喹咪唑酮还是很值得肯定的。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1年10月21日,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