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伐沙班是一种高选择性直接凝血因子Xa抑制剂,通过抑制游离和结合的凝血因子Xa以及凝血酶原活性,阻断凝血级联反应,从而发挥抗血栓作用。其作用不依赖于抗凝血酶III,且对血小板聚集无直接影响。
药品称呼
通用名:利伐沙班(Rivaroxaban)
商品名:XARELTO
适应靶点
凝血因子Xa(FXa)。
适应症和适应人群
1、非瓣膜性房颤
降低卒中和全身性栓塞风险(成人)。
2、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
治疗急性DVT和PE。
完成至少6个月标准抗凝治疗后,降低DVT/PE复发风险(成人)。
3、骨科手术后DVT预防
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后(成人)。
4、急性内科疾病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VTE)
预防住院及出院后(成人,非高出血风险者)。
5、心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卒中)风险(联合阿司匹林)。
外周动脉疾病(PAD)患者降低主要血栓性血管事件风险(联合阿司匹林,包括近期血运重建者)。
6、儿童患者
出生至<18岁患者的VTE治疗及复发预防。
≥2岁先天性心脏病Fontan术后患者的血栓预防。
规格与性状
规格
片剂:2.5mg*60片/盒;10mg*30片/盒;15mg*39片/盒;20mg*28片/盒等;
口服混悬剂:1mg/mL*155mg/瓶;
性状
片剂:2.5mg(浅黄色圆形)、10mg(浅红色圆形)、15mg(红色圆形)、20mg(深红色三角形)。
口服混悬剂:1mg/mL(白色至类白色颗粒,配制后为不透明液体)。
主要成分
活性成分:利伐沙班。
辅料:交联羧甲纤维素钠、羟丙甲纤维素、乳糖一水合物等(片剂);无水柠檬酸、甘露醇等(混悬剂)。
用法用量
1、成人
非瓣膜性房颤:CrCl>50mL/min者20mg每日1次(随晚餐);CrCl15–50mL/min者15mg每日1次。
DVT/PE治疗:前21天15mg每日2次,之后20mg每日1次(均需与食物同服)。
DVT/PE复发预防:10mg每日1次(无需食物)。
骨科术后预防:10mg每日1次(髋关节置换35天,膝关节置换12天)。
CAD/PAD:2.5mg每日2次(联合阿司匹林)。
2、儿童
VTE治疗:根据体重调整剂量(需与食物同服)。
Fontan术后:根据体重调整剂量(无需食物)。
3、特殊调整
肾功能不全:CrCl<15mL/min禁用;CrCl15–30mL/min慎用。
肝功能不全:Child-PughB/C级禁用。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5%):出血(包括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
儿童不良反应:出血、咳嗽、呕吐、胃肠炎。
严重不良反应:脊髓/硬膜外血肿(罕见但可致瘫痪)、过敏反应(如血管性水肿)。
注意事项
出血风险:活动性出血时禁用,密切监测出血体征(尤其联合抗血小板药或NSAIDs时)。
停药反跳:提前停药可能增加血栓风险,需桥接抗凝(除非因出血停药)。
脊髓穿刺/麻醉:可能增加硬膜外血肿风险,需权衡利弊并监测神经功能。
妊娠:仅在获益大于风险时使用(潜在产科出血风险)。
特殊人群用药
妊娠:数据有限,谨慎使用。
哺乳期:利伐沙班可分泌至乳汁,需权衡利弊。
儿童:≥2岁Fontan术后及出生至<18岁VTE患者可用(特定剂量)。
老年人:无需调整剂量,但出血风险可能增加。
禁忌症
活动性病理性出血。
对利伐沙班严重过敏。
Child-PughC级肝病或合并凝血障碍的肝病。
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联用:强效CYP3A4和P-gp抑制剂(如酮康唑、利托那韦)或诱导剂(如利福平)。
慎用:抗凝药、NSAIDs、阿司匹林(增加出血风险)。
药物过量
出血。应立即停药,对症支持(可考虑活性炭或逆转剂)。
药代动力学
吸收:20mg片剂与食物同服时生物利用度提高39%。
代谢:主要通过CYP3A4/5和CYP2J2代谢。
排泄:肾脏排泄占36%(活性药物),半衰期5–9小时(健康成人)。
贮存方法
片剂/混悬剂:20–25°C保存,避免冷冻(混悬剂配制后60天内用完)。
研发公司
德国拜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