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博替尼(Cabozantinib)是能抑制多靶点广谱抗癌药,卡博替尼通过抑制上述激酶活性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杀死肿瘤细胞,减少转移并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卡博替尼为一种络氨酸酶受体的拮抗剂。通过抑制络氨酸酶活性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杀死肿瘤细胞,减少转移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RCC的I期临床试验的结果于2014年发表。该试验是一项单臂,开放标签的研究,评估了卡博替尼(Cabozantinib)在25例经透明细胞,晚期或转移性RCC预处理的患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根据国际转移性肾细胞癌数据库联合会(IMDC)标准,将20例患者分类为预后中等。患者从第2天开始每天口服140mg卡博替尼(Cabozantinib)的剂量。从第24天起,由研究人员决定,患者继续每天接受卡博替尼(Cabozantinib)的剂量,直到进行性疾病或不可接受的不良事件(AE)或患者撤回同意为止。
大多数患者以前曾接受过两种药物,并且大多数接受了至少一种抑制VEGF途径的疗法。据报道有七名患者(28%)有部分反应。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2.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5个月。在两名患者中观察到了针对骨转移性病变的临床活动,这两名患者报告由于骨病变而减少了麻醉剂的使用。常见的全等级不良事件包括疲劳(80%),腹泻(64%),恶心(44%),蛋白尿(36%),食欲下降(36%),手掌-足底红斑感觉异常(36%)和呕吐(36%)。
常见的3-4级AE包括低磷血症(40%),低钠血症(20%),疲劳(20%),腹泻(12%),脂肪酶增加(12%)和蛋白尿(8%)。根据该试验中卡博替尼(Cabozantinib)剂量小于140mg的耐受性和临床活性,在以后的试验中选择每天60mg作为起始剂量[平均总生存期(OS)为15个月。
在两名患者中观察到了针对骨转移性病变的临床活动,这两名患者报告由于骨病变而减少了麻醉剂的使用。常见的全等级不良事件包括疲劳(80%),腹泻(64%),恶心(44%),蛋白尿(36%),食欲下降(36%),手掌-足底红斑感觉异常(36%)和呕吐(36%)。
注:以上资讯来源于网络,由医伴旅整理编辑(如有错漏,请帮忙指正),只为提供全球最新上市药品的资讯,帮助中国患者了解国际新药动态,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不作任何用药依据,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5年03月26日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8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