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代三唑类药物(包括1990年研发的氟康唑和 1992年研发的伊曲康唑)对于念珠菌病显示出非常好的活性,但治疗侵袭性丝状真菌病(如曲霉菌病和毛霉菌病)的效果不如两性霉素B。而第二代三唑类抗真菌药(包括2002年研发的伏立康唑和2006年研发的泊沙康唑)及新型三唑类抗真菌药(2015年研发的艾沙康唑)在保留第一代三唑类药物强效抗念珠菌活性的基础上,增强了抵抗丝状真菌感染的活性,为广谱抗真菌药,那么今天就来说一说,艾沙康唑与伏立康唑有何区别?
1、对于曲霉而言,艾沙康唑和伏立康唑疗效相似,但是伏立康唑可能要经常监测血药浓度,而艾沙康唑不需要监测浓度,这也是艾沙康唑要比伏立康唑应用起来更方便的一个原因。
2、在其他不良反应方面,伏立康唑有时候会引起视觉改变,这是临床最常见的,艾沙康唑避免了这一点,伏立康唑在临床上会引起肝脏的一些转氨酶和胆红素的增高,相比而言,艾沙康唑对肝功能的影响要少一些。
516例意向性治疗患者中(至少接受1剂试验用药),84%患有血液系统恶性疾病,20%接受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66%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其中65例( 13%)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确诊患者,207例( 40%)为很可能患者,196 例( 38%)为可能患者,48例( 9%)无真菌感染的依据。统计学分析表明艾沙康唑的疗效不比伏立康唑差。接受艾沙康唑和伏立康唑治疗的两组患者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无区别,但艾沙康唑治疗组患者肝功能损害、视力减退和皮肤软组织损害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伏立康唑组。
相关热文推荐:艾沙康唑一个月要多少钱?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3年12月8日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