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比司他(Panobinostat)是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主要用于复发型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虽然能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但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不良反应。本文将详细介绍帕比司他的常见副作用、相应的缓解策略以及规范用药指南,帮助患者和医护人员更好地应对治疗挑战。
帕比司他的不良反应谱广泛,涉及多个系统器官,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干预。
血小板减少、淋巴细胞减少是帕比司他最突出的不良反应,这些变化通常在治疗初期出现,可能增加出血和感染风险。
腹泻是导致剂量调整的常见原因,恶心和呕吐也较为普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这些症状通常在给药后数小时内出现。
心脏毒性包括QT间期延长和心肌缺血,肝酶升高和严重感染需要特别关注,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针对帕比司他的不同副作用,应采取个体化的管理策略,以提高治疗耐受性。
血小板<50×10⁹/L时需暂停用药,恢复后减量5mg重启。严重血小板减少(<25×10⁹/L)需输注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减少(<0.5×10⁹/L)可考虑使用G-CSF支持治疗。
预防性使用止泻药(如洛哌丁胺)可减少腹泻发生。中度腹泻(4-6次/天)需暂停用药,补充电解质。恶心、呕吐可使用5-HT3受体拮抗剂控制,严重时需调整剂量。
QTcF≥480ms时暂停用药,纠正电解质异常。肝酶升高>3倍ULN需减量或停药,出现感染症状应立即评估并给予针对性抗感染治疗。
规范使用帕比司他对降低毒性风险至关重要。
推荐剂量为20mg口服,每周3次(第1、3、5、8、10、12日),21天为一个周期。需与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联合使用,持续8个周期。疗效良好者可延长至16个周期。
根据毒性程度逐步减量(20mg→15mg→10mg)。血小板<50×10⁹/L伴出血或中性粒细胞<0.5×10⁹/L需暂停用药。严重腹泻(≥7次/天)需永久停药。
硼替佐米1.3mg/m²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0mg口服。治疗前需评估心电图和肝功能。避免与CYP3A4强抑制剂或QT延长药物联用。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16年6月6日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