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普利酮是一类特异的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心梗后心力衰竭、高血压等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其在临床的应用过程中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在服用依普利酮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副作用,因此在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就医,或请教医生给予正确的处理。
包括高钾血症、头痛、眩晕。
包括眩晕或晕厥感,腹泻或呕吐,尿量显著减少,心悸或心律不齐,呼吸困难,下肢水肿,高钾血症症状(恶心、乏力、肢体麻木、胸痛、运动障碍)。
若出现过敏反应症状需立即就医,包括荨麻疹,剧烈腹痛,呼吸困难,面部/唇部/舌部/咽喉肿胀。
依普利酮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1)治疗前评估
根据患者初步的血钾的水平,以及对肾功能的评估,对其采取相应的治疗的准备工作。
(2)定期监测
治疗后第一周、第一个月,以及每次剂量调整后需复查血钾。稳定后仍应每1-3个月监测一次,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或肾功能不全患者。
(3)剂量调整
患者的血钾水平接近5.5-5.9mEq/L时,需要对用药剂量或频率进行相应的调整,如将原来的每日用药频率改为隔日等。
当患者的血钾水平达到或高于6.0mEq/L时,就应立即暂停用药,待其血钾恢复正常后再从低的剂量开始用药。
(4)饮食指导
限制高钾食物,不随意使用钾补充剂或盐替代品。
(1)肾功能评估
在治疗前及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血肌酐检测和肾小球滤过率估算,若患者的肾功能一经持续下降,就应及时进行相应的减量或停药。
(2)避免肾毒性药物
尽量避免与NSAIDs、造影剂等肾毒性药物联用。
用药前需要检查基线血钾、肌酐和肾功能。
初期每周监测一次,稳定后每月监测一次,每次调量后重新开始密集监测。
根据年龄、肾功能、合并用药调整剂量,避免在禁忌症患者中使用。
出现头晕、呕吐、呼吸困难、皮疹或水肿时应立即联系医生。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更新于2025年6月,FDA说明书网址: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02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