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芬酰胺(Safinamide)是一种新型的选择性单胺氧化酶B型(MAO - B)抑制剂。该药物于2017年3月首次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
沙芬酰胺用作左旋多巴-卡比多巴的辅助疗法,用于对症治疗经历“关”期(即药物效应减退、帕金森症状重新出现的时段)的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例如,帕金森症、帕金森病[震颤麻痹])。
已证实沙芬酰胺仅在与左旋多巴-卡比多巴联合使用时有效;沙芬酰胺单药治疗的疗效尚未确立。
沙芬酰胺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每日一次口服给药,每天在同一时间进行,无需考虑进食情况。
如果漏服一次剂量,应跳过该次剂量,并在第二天常规计划时间服用下一次剂量。
初始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50毫克。
两周后,根据个体反应和耐受性,可将剂量增加至每日一次,每次100毫克。
每日剂量超过100毫克未显示能提供额外益处,并可能增加高血压反应的风险。如果出现异动症,可减少合用的左旋多巴或其他多巴胺能药物的剂量。
对于每日一次服用100毫克剂量的患者,在停用治疗时,应逐渐减量,先降至每日一次50毫克,持续一周。
(1)、肝功能不全
中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B级)患者的最大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50毫克。
禁忌用于严重肝功能不全(Child-PughC级)患者。
如果患者在接受每日50毫克剂量期间,从中度肝功能不全进展为重度肝功能不全,应停止治疗。
(2)、肾功能不全
无具体的剂量建议。
1、禁止与以下药物合用:
其他抑制单胺氧化酶(MAO)的药物(例如,其他MAO抑制剂、利奈唑胺)。
阿片类激动剂(例如,哌替啶、美沙酮、丙氧酚、曲马多)。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
三环类、四环类或三唑吡啶类抗抑郁药。
以及环苯扎林;哌醋甲酯;苯丙胺类;圣约翰草(贯叶连翘);或右美沙芬。
2、已知对沙芬酰胺过敏。
3、严重肝功能不全(Child-PughC级)。
可能导致高血压或加重已有的高血压,监测患者是否出现新发或控制不佳的高血压,可能需要对降压药进行剂量调整。
使用高于推荐剂量的选择性MAO-B抑制剂时,其相对选择性降低,与非选择性MAO抑制相关的严重高血压反应可能发生。
沙芬酰胺剂量每日超过100毫克时,对MAO-B的选择性减弱,发生高血压反应的可能性增加。请勿超过推荐剂量。
据报道,MAO抑制剂与某些抗抑郁药(如SNRIs、SSRIs、三环类、四环类或三唑吡啶类抗抑郁药)、环苯扎林、哌醋甲酯、苯丙胺或某些阿片类激动剂(如哌替啶、曲马多)合用后,出现了严重且可能致命的5-羟色胺综合征。
5-羟色胺综合征的表现可能包括精神状态改变(如激动、幻觉、谵妄、昏迷)、自主神经不稳定(如心动过速、血压波动、头晕、出汗、潮红、高热)、神经肌肉异常(如震颤、强直、肌阵挛、反射亢进、协调障碍)、癫痫发作和/或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
据报道,使用多巴胺能药物可能出现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驾驶)时突然入睡的发作事件,有时导致事故。
有些患者没有感知到预警信号(如过度嗜睡),并认为自己在事件发生前是清醒的。
如果患者出现日间嗜睡或在需要主动参与的活动(如驾驶机动车、交谈、进食)中入睡,通常应停止治疗。如果继续用药,应建议患者不要驾驶并避免其他潜在危险的活动。
当作为左旋多巴的辅助治疗时,可能引起或加重异动症;可通过减少左旋多巴或其他多巴胺能药物的剂量来缓解。
不建议用于患有严重精神病性疾病的患者,因为增加中枢多巴胺能张力可能加重精神病。
抗精神病药物可能拮抗多巴胺能药物的作用,从而加重帕金森综合征的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幻觉或精神病样行为,应考虑减少沙芬酰胺剂量或停止用药。
据报道,一些接受增加中枢多巴胺能张力的抗帕金森病药物(包括沙芬酰胺)的患者出现强烈的冲动(例如,赌博冲动、性冲动增强、暴食、花钱冲动、其他强烈冲动)且无法控制这些冲动。在某些病例中,减少剂量或停药后冲动停止。
如果患者出现此类冲动,应考虑减少沙芬酰胺剂量或停止用药。
在快速减少剂量、停用或更改增加中枢多巴胺能张力的药物后,有报告出现类似于抗精神病药恶性综合征的症状群(特征为体温升高、肌肉强直、意识改变和自主神经不稳定)。
在动物毒性研究中观察到视网膜退化、视网膜瘢痕形成、白内障和光感受器细胞损失。
应定期评估可能风险较高的患者(例如,有视网膜/黄斑变性史、葡萄膜炎、遗传性视网膜疾病、视网膜遗传病家族史、白化病、视网膜色素变性或活动性视网膜病变[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在治疗期间是否出现视觉变化。
有过敏反应的报告,例如舌头和口腔黏膜肿胀、呼吸困难。
妊娠类别C。
尚无在孕妇中进行的充分且良好对照的沙芬酰胺研究。在动物生殖研究中,在临床相关剂量下观察到发育毒性和致畸效应(例如,体重减轻、心脏和骨骼畸形、胚胎-胎儿死亡、产后死亡)。
沙芬酰胺分布于大鼠乳汁中;在通过乳汁暴露于沙芬酰胺的哺乳幼崽中观察到皮肤变色(认为由肝胆毒性引起)。尚不清楚沙芬酰胺是否会分布于人乳中;应停止哺乳或停药。
在18岁以下儿科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
与年轻成人相比,安全性和有效性总体无差异。
(1)、中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B级)患者需调整剂量。
(2)、禁忌用于严重肝功能不全(Child-PughC级)患者。
肾功能受损不影响沙芬酰胺的药代动力学。
异动症、跌倒、恶心、失眠、体位性低血压、焦虑、咳嗽、消化不良。
沙芬酰胺极少通过CYP3A4和其他CYP同工酶代谢。在治疗浓度下不抑制或诱导CYP同工酶。
预计不会发生相互作用。
与BCRP底物合用可能导致BCRP底物的血浆浓度升高。监测患者是否出现BCRP底物的药理作用或不良反应增强。
生物利用度:口服后迅速吸收,约2-3小时内达到峰值血浆浓度。
绝对生物利用度为95%。
分布于大鼠乳汁中,是否分布于人乳中尚不清楚。
血浆蛋白结合率约88%-90%。
主要经非微粒体酶(胞质酰胺酶/MAO-A)代谢;极少部分经CYP3A4和其他CYP同工酶代谢。主要代谢物(沙芬酰胺酸)通过酰胺羟基化产生。其他代谢途径包括醚键氧化形成O-脱苄基沙芬酰胺,以及沙芬酰胺或沙芬酰胺酸氧化形成N-脱烷基酸。
主要(76%)以无活性代谢物形式通过尿液消除。平均终末半衰期为20-26小时。
药物储存温度是25°C(可暴露于15-30°C)。
确切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认为涉及多巴胺能和非多巴胺能效应;此类效应包括选择性抑制MAO-B、阻断电压依赖性钠通道和钙通道,以及抑制神经元谷氨酸释放。
与不可逆的MAO-B抑制剂司来吉兰和雷沙吉兰相比,沙芬酰胺可逆地与MAO-B结合,并对MAO-B表现出更高的选择性。然而,对MAO-B的选择性是剂量相关的,当剂量增加超过推荐日剂量时,选择性会减弱。
抑制MAO-B导致细胞外多巴胺浓度增加,从而增强纹状体中的多巴胺能活性。
1、告知患者存在血压升高或高血压的风险,建议患者若血压升高应联系其医生。存在高血压危象的风险;强调不要超过沙芬酰胺的最大推荐日剂量,并避免食用含有极大量酪胺的食物(例如陈年奶酪)。建议患者如果在食用富含酪胺的食物后感到不适,应联系其医生。
2、告知患者当与左旋多巴合用时,存在出现新发或加重的异动症的风险。
3、告知患者存在出现幻觉或精神病样行为的风险,强调沙芬酰胺通常不应用于患有严重精神病的患者,因为存在加重精神病的风险。强调告知患者许多用于治疗精神病的药物可能会降低沙芬酰胺的疗效。
参考资料: https://www.drugs.com/mtm/safinami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