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洛多辛(Silodosin)是一种高选择性α-1A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专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引起的下尿路症状而设计。
以下患者严禁使用赛洛多辛:
(1)、严重肾功能不全者:肌酐清除率(CCr)<30mL/min。
(2)、严重肝功能不全者:Child-Pugh评分≥10。
(3)、合用强效CYP3A4抑制剂者:如酮康唑、克拉霉素、伊曲康唑、利托那韦等,因此类合用会导致赛洛多辛血药浓度急剧升高,风险极大。
(4)、对赛洛多辛任何成分过敏者。
(1)、中度肾功能不全者(CCr30-50mL/min):剂量必须减至4mg,每日一次。因其血浆药物浓度可达正常肾功能者的约3倍。
(2)、老年患者:虽无需统一调整剂量,但需警惕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尤其是75岁以上患者。
(1)、体位性低血压:治疗初期可能出现头晕、眩晕甚至昏厥。应告知患者避免驾驶或操作危险机械,起身动作应缓慢。
(2)、排除前列腺癌:BPH与前列腺癌症状相似,用药前必须通过必要检查排除恶性肿瘤。
(3)、眼科手术风险:计划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必须提前告知眼科医生正在使用或曾使用过赛洛多辛,因其可能增加“术中虹膜松弛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赛洛多辛主要通过CYP3A4酶代谢,并是P-糖蛋白的底物,因此与多种药物存在相互作用。
强效CYP3A4抑制剂:如前所述,酮康唑等药物会使赛洛多辛的血药浓度和暴露量增加3倍以上,严禁合用。
(1)、其他α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合用会叠加降压效应,增加低血压风险,应避免联合使用。
(2)、PDE5抑制剂(如西地那非、他达拉非):两者均有血管扩张作用,合用可能引起症状性低血压,需格外谨慎。
(3)、强效P-糖蛋白抑制剂(如环孢素):可能增加赛洛多辛的吸收,不建议合用。
(4)、降压药:合用可能增加低血压和头晕的发生率,需密切监测血压。
(5)、中度CYP3A4抑制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䓬、红霉素):可能增加赛洛多辛浓度,合用需谨慎并监测不良反应。
地高辛:研究表明,赛洛多辛不影响地高辛的药代动力学,合用无需调整剂量。
赛洛多辛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直接决定了其给药方案和相互作用风险。
口服后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32%。
食物影响:与中等脂肪餐同服,可降低血药浓度峰值(Cmax)18%-43%,降低暴露量(AUC)4%-49%。因此,推荐随餐服用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于吞咽困难者,可将胶囊内容物洒于苹果酱上服用,其生物利用度与整粒胶囊相当。
表现分布容积为49.5升,表明其在组织中有广泛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7%,这意味着过量时透析清除效果甚微。
(1)、代谢途径复杂:主要通过葡糖醛酸化(UGT2B酶)、酒精/醛脱氢酶以及CYP3A4三条途径代谢。
(2)、活性代谢物:其主要代谢物KMD-3213G(葡糖醛酸结合物)具有药理活性,半衰期更长(约24小时),且血浆暴露量是原型药的4倍,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药物的持续作用。
口服后,约33.5%的放射性剂量经尿排出,54.9%经粪便排出。
(1)、肾功能不全:中度肾损患者清除率显著下降,导致AUC和半衰期大幅增加,必须减量。
(2)、肝功能障碍:轻中度肝损对药代动力学无显著影响,但严重肝损为禁忌。
(3)、老年患者:AUC和半衰期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提示年龄本身不是剂量调整的关键因素。
参考资料: 日本药监局说明书更新于2021年7月,说明书网址:https://www.info.pmda.go.jp/go/pack/2590010F1023_1_11/?view=frame&style=XML&lang=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