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仑伐替尼是一种受体激酶抑制剂,属于多靶点的口服药物,其靶点有EGFR1(FLT1)、VEGFR2(KDR)、VEGFR3(FLT4)、其他RTKs(FGR1-4、PDGFRα、KIT、及RET)。仑伐替尼可通过抑制肿瘤的生成或抑制血管形成和过多的生长信号这两种途径来阻止癌细胞的活动,从而达到消减肿瘤的目的。
2015年2月,FDA批准仑伐替尼用于治疗晚期甲状腺癌。2016年5月,FDA批准仑伐替尼联合依维莫司用于治疗抗血管生成药物失败的晚期肾细胞癌。2018年9月,仑伐替尼获批在国内上市,用于治疗此前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
患者服用仑伐替尼会出现严重副作用吗?
REFLECT 研究中显示,仑伐替尼治疗的患者中最常见的严重副作用(≥2%)为出血事件(5%)、肝性脑病(5%)、肝衰竭(3%)、腹水(3%)和食欲下降(2%)。
仑伐替尼治疗组患者(≥5%)中观察到的最常见的 3 级或以上副作用是高血压(24%),体重降低(8%),疲劳(7%),血胆红素升高(7%),蛋白尿(6%),血小板计数降低(5%),肝性脑病(5%),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5%),出血事件(5%)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5%)。
仑伐替尼治疗组中最常见的导致减量或中断用药的副作用为疲乏(10%) 、食欲下降(8%)、腹泻 ( 8%)、蛋白尿(7%)、高血压(6%)和掌跖红肿综合征(5%)。
在仑伐替尼治疗组中,20%的患者因副作用而终止治疗。导致仑伐替尼停药的最常见副作用为疲乏(2%)、出血事件(2%)、肝性脑病(2%)、高胆红素血症(1%)和肝衰竭(1%)。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2年3月1日,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13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