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GFR是上皮生长因子(EGF)的细胞增殖和信号传导的受体,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家族成员之一,该家族包括HER1(erbB1,EGFR)、HER2 (erbB2,NEU)、HER3 (erbB3)及HER4(erbB4),EGFR突变或过表达一般会引发肿瘤。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10%~15%会发生EGFR突变。
10月19日, 勃林格殷格翰公布GioTag研究的结果,其是首个评估最常见获得性耐药突变患者靶向治疗顺序的全球真实世界研究。
该研究为一项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旨在探索在一线阿法替尼治疗后使用奥希替尼,对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阳性(EGFR M +)并带有获得性T790M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获得性T790M突变是第一代与第二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最常见的耐药机制。结果显示,这种治疗顺序能够有效地延迟随后的化疗。
结果表明,在一线阿法替尼治疗后再使用奥希替尼的中位治疗时间为27.6个月。在这个广泛的真实世界人群中,所有患者亚组的临床获益保持一致。在外显子19缺失突变(Del19)亚组(治疗中位时间:30.3个月)与亚洲患者亚组(治疗中位时间:46.7个月)中,观察到了特别令人鼓舞的结果。此外,2年与2.5年生存率(OS)分别为78.9%和68.8%。
结果表明,在阿法替尼治疗失效后使用奥希替尼的治疗顺序有望为大量患者带来持续的临床获益,延长无化疗治疗期。了解更多肺癌药物信息,可以咨询医伴旅。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4年09月25日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8065